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王牌设计师最新章节!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

    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

    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

    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

    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

    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博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竖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

    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

    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

    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胡

    奇公园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里西等主持。

    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

    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

    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岛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

    的楼房――帝国州大厦,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

    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帝国州大厦1930年3月1日开始设计,设计人为席瑞夫、兰姆、哈蒙。4月7日开始树

    起第一根钢柱,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后只

    花去一年零一个月时间。钢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层,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保持最优秀的记录。这座大厦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钢构件制作精确、

    施工组织严谨分不开的。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

    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列为

    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流水别墅位于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f。l。赖特将别墅建在

    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

    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涨

    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时,倒像

    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断

    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

    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

    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联合国总部大厦,美国纽约(1946~1952年)

    建筑师:w。k。哈里森

    联合国总部设计主任由美国建筑师沃利斯;哈里森担任。同时成立了有澳大利亚、

    比利时、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乌拉圭、英国、前苏联、中国10个国家组成的国

    际顾问委员会。代表中国参加设计顾问委员会的是梁思成先生。设计顾问委员会先后讨

    论了53个方案。1947年5月通过了以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方案为基础的最后方案。

    建筑方案的落实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负责。大厦于1952年落成。

    联合国总部是由秘书处大厦、大会大厦、会议大厦、图书馆四栋建筑组成。秘书处

    大楼为板片式建筑,地上39层,高165。8米。其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玻璃幕墙,两个端面

    为狭窄的实墙。大会堂匍匐在大楼的一侧,顶部和侧面呈凹曲线形。安理会会议楼在秘

    书处大楼与大会堂之间,临靠河面。与历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议会性建筑相比,联合国总

    部建筑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复杂性和造型构图的创新性是已往建筑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联合国总部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广泛的认同。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

    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

    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

    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

    “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

    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他在马赛设计并于马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居住单位”

    式公寓住宅大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部用预制混凝土外

    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一向讲几何构图的形式美,主张采

    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现代建筑”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理性主

    义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却设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性的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位于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1954~1958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大厦共40层,高158米,设计人为著名建筑

    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

    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

    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

    大厦主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

    没有变化。窗框用钢材制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