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女人的战争最新章节!

    5

    根据“老排长”的建议,陈大富首先在学院办理停薪留职,张新江在这边想办法帮他联系一个单位,先干着,因为深圳这边正式调动之前都要有一个试用过程,等试用结束后,再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只要陈大富正式调动到深圳来了,刘梅花和孩子也就不成问题了。

    “老排长”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陈大富和刘梅花对“老排长”的安排也非常满意,言听计从。

    刘梅花说:“听老排长的。”就跟当年徐惠敏说的“听大姐的”一样。但是,事情发展的进程并没有按照他们设想的路线走。

    首先是财经学院不允许办理停薪留职,说什么都不行。陈大富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天天跟系里面磨,又跟院里面磨,最后一直磨到院长那里。

    院长说:“你的情况我知道,我放你走,只要对方单位发商调函来我马上放你走。但是停薪留职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不敢开。现在各个院校都有‘孔雀南飞’的现象,高教局专门下了通知,绝对不允许办理停薪留职,没办法。有本事你让对方发商调函。”

    既然院长已经把话说死了,刘梅花就劝陈大富耐心等待,等到放暑假再说。

    一放暑假,陈大富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深圳。那时候还没有“大京九”陈大富的经济条件也没有允许他考虑乘飞机,当时从皖北去深圳有两条路,一是先赶到南京,从南京乘火车绕到上海杭州再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到深圳。另一条路是直接乘长途汽车到河南的驻马店,然后从驻马店乘火车沿京广线到广州。走南京上海这条线比较安全稳妥,人也舒服一些,如果走驻马店这条线,坐长途汽车人比较辛苦,而且从驻马店上车也很难保证有卧铺。为了节省时间,陈大富选择了走驻马店这条线,因为从这边走虽然人吃苦,但是要快许多。陈大富不在乎怕吃苦,快就行。

    “老排长”张新江这时候已经是深圳城建部门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手中还有点权力,他已经为陈大富联系好了一个单位,陈大富一到深圳,马上就被安排上班。

    这以后,张新江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加上接收单位也有求于他,于是破格同意将陈大富的试用期限缩短到一个月。一个月刚到,马上帮陈大富办理调动手续。谁知一填表,接受单位立即就变卦了。

    这次变卦的原因倒不是陈大富的基础差,因为“老排长”对此早有准备“老排长”为陈大富联系这个单位是做土石方工程的,土石方工程公司不但没有嫌陈大富基础差,并且通过一个月的试用对陈大富的印象相当不错。总体感觉是陈大富一点没有大学老师的臭知识分子架子,跟那些干粗活的工人基本上没有本质差别,于是很快就打成一片,因此,接收单位除了看张新江的面子外,也确实想留陈大富,他们正好需要陈大富这样能与大老粗们打成一片的基层干部。但是,一涉及到正式调动才发现,陈大富不符合深圳调干的一个硬条件——计划生育。陈大富和刘梅花生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并且这一男一女还不是双胞胎,不符合“只生一胎”的规定。

    这是“老排长”和陈大富万万没有想到的。

    陈大富的两个孩子是在他上大学前有的,那时候他在农村,农村的计划生育尺度与城市不一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于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反,对城市文化层次较高、抚养能力较强的群体严格限制,对农村文化层次较低抚养能力较弱的群体反而相对较宽松,所以,在陈大富上大学之前的皖北农村,刘梅花生两个孩子并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事过境迁,现在计划生育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现在是大都市深圳,所以,现在陈大富有两个子女的情况就是严重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深圳是无论如何不能接收这样干部的。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是硬政策,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没有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陈大富无能为力“老排长”也无能为力,就是诚心想接受陈大富的土石方工程公司也无能为力。陈大富只有回去。但是已经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陈大富再也不想回到原来那个闷罐子里去了。一时间,陈大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充分理解到什么叫进退两难,好在陈大富及时将有关情况告诉了刘梅花,刘梅花到底是“贵族”血统,比陈大富有主见。仅仅过了两天,刘梅花就做出终审决断:只要有工作,拿工资,不正式调动也罢。

    “老排长”对“黑桃尖”说:嫂子比你有主见。

    陈大富说:那是。

    实践再一次证明刘梅花的决断英明正确。

    有“老排长”罩着,加上陈大富确实是一点臭知识分子的架子都没有,甚至比一般的大老粗还能吃苦,但是他又毕竟不是大老粗了,上了四年的大学,又在大学里泡了几年,还“回炉”重新学习过,七八年的熏陶和学习,综合素质已经大大提高,所以时间不长,就被公司聘任为一个工程队的队长。

    陈大富当上工程队队长的时候,每月的工资加奖金和补贴差不多就一千多块了,这时候刘梅花在内地当老师的工资刚刚涨到每月七十二元。涨工资的时候,还补了四个月的差额,刘梅花和全校的老师一样,像西方人过复活节一样喜庆了几天,但是跟陈大富一比,七十二块还叫钱吗?刘梅花一狠心,干脆自动离职不干了,也来到了深圳。

    对于刘梅花不要公职跑到深圳来的做法,陈大富是不赞成的。陈大富对刘梅花说:“最好不要丢掉公职。”

    “为什么?”刘梅花问。

    “还是一个人在‘海里’一个人在‘岸上’比较好。”陈大富说。

    陈大富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排长”和徐惠敏也在场,他们也认为陈大富说的对,劝刘梅花要慎重。

    陈大富见有“老排长”支持,胆子更大了一点,继续说:“我这个队长是聘任的,其实就是临时工,说没有了就没有了,一点保障都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