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职业经理人手记最新章节!

    23

    前面说过,我所负责的cis部是个专门花钱的部门,而按照眼下的行规,凡是花钱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回扣。刚开始我不知道,后来知道了,后来每次谈业务,谈着谈着,对方就主动谈到这个问题,而且谈的方式五花八门。比如有的业务员说:"我们可以一起做。"所谓的"一起做"就是一起分钱,分公司花出去的钱。还有比较直接的,说这单业务给他们做,他们可以给我一定的"业务提成"。我们公司出钱请对方做事情,对方给我"业务提成",这不就是吃回扣吗?

    对于吃回扣,我是一直比较警觉的。一方面我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想当君子,不想当小人,所以我从来都不吃回扣。另一方面,我深知老板最讨厌职业经理吃回扣,所以我也不敢犯这个忌。因此,每当对方和我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对方的报价肯定有水,还可以继续压,于是就继续压,一直压到对方实话实说,说如果按照这个报价,那么我们就不能再考虑你个人的"意思"了。我说这就对了,我不要你们"意思",你们只要按最低的价格给我把事情做得最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意思"。如果对方疑惑,觉得我是外星人,或者怀疑我的胃口非常大,看不上他们这点小"意思",我就告诉对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公司本来就是我自己的,我总不能自己吃自己的回扣吧?如此,他们就明白了,再跟我谈业务的时候,就不考虑给我个人回扣了,并且主动把报价压低,起码比我的前任低。

    其实我这样说也不完全毫无根据。事实上,由于我和老太太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已经引起公司内部一些人看不惯,他们以开玩笑的方式说我是老太太的干儿子,我听了当然不高兴,但老太太不以为然,说:"好,我就认他干儿子。"既然是"干儿子",那么我对客户那样说也就多少有一些根据。

    天下没有白吃的亏。后来我才知道,"老太后"是个心里非常有数的人,她之所以认我这个"干儿子",最大的原因还不是我勤快嘴巴甜,而是她一直都在暗中观察,甚至以谈业务的名义冒名打电话,直接向与我们发生业务关系的对方打探价格,所以她知道我没有吃回扣,才处处关照我。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那一次我就遇到了例外。

    那一次我们订做礼品袋,业务完成之后,对方给我一笔回扣,我不要,对方说:现在业务已经完成了,这是我个人业务提成中的一部分,你不要,就归我个人所有了,与我们公司利益没有任何关系,而你如果要了,对你们公司利益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我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既然业务已经完成了,款都结了,我如果拿了,确实对公司利益没有任何影响,而如果不拿,相当于赞助这个业务员了。我凭什么要赞助对方的业务员?我傻了?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白拿干吗不拿"的深刻"道理",于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拿了。

    事情真就这么怪,按说那天就只有我和对方业务员两个人,谁也不会知道,但是,老天爷像是长了眼睛,自从拿了那笔回扣之后,我几乎天天听到"回扣"这两个字,而且每次听见的时候,就怀疑别人是在说我。特别是有一次打麻将,他们又在说这个问题,搞得我心不在焉,连自摸都打出去了。关键是,当时"老太后"也在场,并且她还把这个问题直接扯到我头上。

    "老太后"说:"你们谁拿回扣都不行,但是我干儿子拿了没事。"

    "干儿子"就是我。

    "老太后"这样说完之后,空气发生了静止,大家都不说话,正眼看着"老太后",余光盯着我,而我的正眼和余光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落。

    "老太后"则若无其事,一边打出一张牌,一边对自己的话做出解释,说:"你们都瞎糟践,我干儿子不瞎糟践。我干儿子就是拿了回扣,也会寄给自己的媳妇,不白瞎了,值。"

    明明是在当众表扬我,但我听起来怎么都像是她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因为"老太后"说的完全正确,我确实是拿了回扣,而且确实是将那几千块钱一分钱不少地全部寄给了我老婆。难道"老太后"在我身子后面安装了一架小型摄像机?不但知道我吃了回扣,而且知道我把这个回扣具体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不能再在顺达做了。从那天之后,我不敢正眼看老太太,也不敢再打麻将了,每打必输,输出去的钱并不比拿的回扣少。没心思呀。当然,更不能听见"回扣"这两个字,仿佛这两个字是专门针对我的。因此,我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不得不离开,赶快离开。

    24

    离开顺达,我投奔了高方清。

    和章一民一样,高方清也是我们中学宣传队的。他比我低两级,本来我们关系一般,但他与我的一个好朋友关系特别好,所以我们之间也就比一般的同学关系稍微近一些。中学毕业以后,我们有一段时间断了联系,1976年我从建设兵团回马鞍山探亲,在那个好朋友家又碰见高方清一次,他为我们即兴表演了一段单口相声,内容是讽刺孔老二的。相声说得很好,这让我大吃一惊,真正感悟到了什么叫"士别三日"。说实话,以前我甚至有点小瞧他,觉得他之所以能在宣传队里混,并不是他有什么专业特长,而是因为他爸爸是我们那里主管文化的领导。

    1980年,我在安徽铜陵有色公司第一冶炼厂做课程设计,他那时恰好在铜陵市文工团当相声演员。又一次的"士别三日",我又回过头做学生,他已经成了国家干部。那一次他兴致更高,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给我讲了一部剧本,好像叫假如我是真的,说的是一个小混混冒充中央某领导的儿子,骗财骗色,最后终于收审,在法庭上,那个小混混问:"你们说我这罪那罪,不就是因为我是假'高干子弟'吗,假如我是真的呢?"

    1983年,还是探亲,我问那个好朋友:"高方清好吗?"

    朋友说:"不好。"

    "为什么?"

    "坐牢了。"

    我非常吃惊。

    朋友告诉我:高方清带女朋友去游泳,他矮,女朋友漂亮,于是就有几个小混混不服气,当面调戏女朋友,高方清和他们打,吃了大亏,第二天带了武器去报复,将一个混混送进了医院,正赶上"严打",说他顶风作案,进去了。

    1994年,海口,我陪客人在歌舞厅听歌,发现台上的歌手像他,但不敢认,前几次是"士别三日",眼下是"时隔十年",变化太大了。

    叫来服务生,问:"台上那个歌手姓什么?"

    答:"姓高,是我们老板。"

    "老板?"

    "是,是我们高老板。&am...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