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绿扉最新章节!

    第三章冰冻时分

    推选姚建山评优的事,石坤作了方方面面的考虑和权衡,最终没有过多计较。毕竟乔冬蕊暗示过他,姚建山与诸葛的关系过从甚密,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没必要为这件事与诸葛闹僵。

    不过他正式提出了大力改善工作作风的要求。他的提议在校极领导会议上一致通过,文件由行政办公室牵头下发,其中诸多条例由石坤亲自拟定。例如端正服务态度,接听电话必须使用文明规范语言等等。凡有违例者一律扣发当月津贴。

    讽刺的是,文件发放的时候,姚建山被评选为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的通知恰好由省教委下发到离溪大学。根据原有的规定,姚建山将获得五千元的奖金并享受到优先分房权。在离溪大学修建的末一批经济适用房分配名单中,他的位次跳升到了前几名,如愿以偿地挑选到一套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这些情况,是诸葛告诉石坤的。

    诸葛在石坤面前主动提到了姚建山。他们本来是商议其它事情,谈完闲聊了一会儿,不经意间,就扯到了姚建山。诸葛劈头就是一句:

    “有人说,姚建山是我的人。是我的人又怎么样?!我诸葛弈雄敢这样说,只要是对离溪大学有贡献的同志,都是我的人。我统统要保护,要爱惜!”

    他的铿锵言辞并没有引起石坤的反感,石坤反倒觉得他够直率,先前对于诸葛有可能庇佑姚建山胡作非为的猜测不由得烟消云散。身为学者,对一个人的判断,石坤更看重事实和证据,他不会被直觉与臆想所左右。再有就是,他格外惧怕那种打太极的官僚作风,诸葛的耿直,是他所推崇的。

    诸葛端起杯子,咕嘟咕嘟灌下几口茶。他随身带着一只大茶缸子,很旧了,积满茶垢,又泡着酽酽的一缸红茶,看上去无以伦比的脏。诸葛不讲究,走哪儿端哪儿,渴了,仰脖就灌。喝痛快了,他抹抹嘴,继续说:

    “石兄,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我这个人。不瞒你说,我出身寒门,3岁就在铁道上帮爹妈拣煤渣,险些给火车撞死――说实话,我这人就俩特点,一是心肠软,见不得别人受苦,二是节约,吃喝玩乐的事儿,不懂,也不来劲儿,一碗老汤面就能打发了。不怕石兄你笑话,我这人是有点儿侠气的,胆儿还忒大,谁也甭想糊弄我。”他话锋一转,又道,

    “我在高校呆了不少年头,我的看法是,咱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单凭书生意气是行不通的――石兄,像你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离大找不出第二个来。做人要有胆识、有魄力、有眼光,要狠、要准、要稳,这跟学历还真没多大关系。就说姚建山吧,学问上头是差了一截,能力却是一等一的,如假包换!”

    “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姚建山这个人,放到下面去,当个县太爷绰绰有余,小小一个中文系简直不在话下。关键是,我们要留住这样的人物,优化组合我们的资源,让做学问的安心做学问,管事的专心管事,两条腿走路,两手一齐抓”

    这番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话,乍听还不无道理,石坤细心揣摩,并未辩驳。说了姚建山,诸葛又东拉西扯谈了学校的住房啊福利啊什么的,然后关心起石坤的家眷来。石坤轻描淡写敷衍过去,诸葛却又压低嗓子,诡秘地笑道:

    “石兄,往后收到什么国际会议的邀请函,你只管去,跟老婆孩子多聚一聚。费用的事儿别操心,全包在我身上,工作我也替你顶着!耽搁多久都成,凡事有我担待着!”

    “别,别,”石坤撇清“正规的学术会议,一般由主办方包揽费用――否则我也不去的。而且不会太长,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三五天。”

    “哎,石兄,你不知道,我这辈子最大的憾事,就是没在著书立说上头混出个名堂,”诸葛长长叹息一声,一拳头砸在自己膝盖上“三个儿子呢,人高马大,脑瓜子是一个比一个灵光,可就是不爱读书。从小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管用!这老大最混帐,不务正业,二十岁就找了媳妇,带回家住着,结了伴儿地玩儿,气得我!”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石坤不免安慰他“何况古语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要过独木桥的。”

    “话是这么讲,只是我这心里,放不下啊”诸葛顿住,伤感地咳嗽几声,使劲吊上一口痰来,打开窗户,呸一声吐了出去。

    石坤对诸葛没什么坏印象,尽管乔冬蕊言语间多有不屑,个别中层干部在他跟前也有所暗示。但诸葛是地地道道的平民做派,常年穿一件半旧的灰夹克,一双帆布鞋,举止粗俗,像个庄稼汉,不是那种精于官道、油头粉面的领导形象。

    平日开会,石坤的意见,他多半连声附和,遇有冲突也多倾向石坤,表现得豁达开明、通情达理。反而是沈德庭,一副老谋深算的尊容,面相冷淡,深不可测。沈德庭轻易不表态,说话谨慎,遣词造句精简至极。即使石坤多次与他单独议事,仍然对他捉弄不定。石坤无心此道,渐渐习以为常,不管沈德庭肚肠里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反正他只与诸葛沟通交流。

    诸葛虽言之有理,不过姚建山利用办公室开药店的做法,石坤还是不敢苟同。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但既然诸葛开诚布公说了姚建山一堆好话,他不得不给诸葛面子,暂且不提药店,找了个午后先去看了看中文系的办公楼。

    离溪大学地处郊区,这几年扩张了周边的农田荒地,校园面积倒有一千九百多亩。石坤刚来时,在诸葛与乔冬蕊的陪同下走马观花地逛了逛,平时一忙完就回员工小区,因此对校舍布局并不熟悉。路上他向一个学生问路,那学生恰好去买药,顺路就领他去了位于中文系办公楼的平价大药房。

    中文系是一幢两层楼的旧房子,外墙泥灰班驳,一楼是药房,装潢得相当华丽,门匾是某著名书法家的手笔,平价大药房几个字生龙活虎,而中文系的牌子反被挤在了旮旯里。

    石坤在暖融融的药店里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经营项目繁多。外间是各类药品,柜台赫然立着写有“紧急避孕”、“无痛人流”字样的牌子,里层设有输液的床位。近几日降温,看病的学生络绎不绝。不单如此,靠门处还辟出一圈茶座,安装了空调,一些学生干脆把这儿当成了自习室,叫杯几块钱的饮料,趴在小桌上看书写作业。

    石坤绕来绕去,好不容易才在屋后的角落找到了一道简易的木楼梯。一上二楼,迎面就碰见十来个工人,吆喝着正往下搬运东西。仔细一看,原来二楼有一大半房间也都打通了,做了药店的仓库,铁闸门开着,看得见里面堆积如山的纸箱子。中文系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转角处的一间,挂着三块摇摇欲坠的门牌,语焉不详地分别写着系办公室、财务室、资料室。

    正是午休时间,办公室的门紧紧关闭着,门口扔满烟盒果屑之类的垃圾,散发出刺鼻的臭气。石坤站定了,摸出烟盒,靠着墙,狠狠抽了支烟。无端端的,他觉得郁闷,浩瀚无际的郁闷。

    下午他抽空去了趟学校开设的医院。校医院属于后勤社会化工作的一部分,两年前从学校剥离出去,具有了自负盈亏的企业性质。离溪大学的后勤社会化开展得很彻底很成功,得过上级部门的不少嘉奖表彰,石坤在学校的奖章陈列室亲眼看到过林林总总的奖牌。

    校医院占着单独一幢四层楼的砖房,门庭冷落鞍马稀,与药店的热闹形成巨大反差。不过四点来钟,一楼的候诊厅竟空无一人,连挂号室的门都关着。石坤上楼去,二楼同样没人。终于他在三楼一间生了火、贴着牙科铭牌的屋子里发现了一名打瞌睡的女医生。石坤叫醒她,请教她在什么地方挂号。女医生不认得他,打个呵欠,随手撕张号签递过来。

    “两块。”她懒懒地说。

    “钱交哪儿呢?”石坤问。她不出声,用指骨磕磕桌面,表示给自己就成。石坤掏出一张十元的票子,她接过来,开了抽屉。抽屉里塞着一叠一叠的扑克牌和一些乱七八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