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三十年河东最新章节!

    42

    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贺老二终于没有熬得过七叔公,早早地就过世了。而且怪得很,贺老二过世不久,本来活蹦乱跳的二叔婆竟然一下子蔫了,没过二年,也撒手而去。二叔婆临去之前最牵挂的就是三女儿带娣,因为她知道,带娣过得并不好。

    七叔公已经退居二线,贺曙光成了新一代的掌门人。但是,他并没有担任罗沙村的村长兼支部书记,因为罗沙村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罗沙居民委员会,现在贺曙光就是罗沙居委会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当然,他还继续担任罗沙股份公司的董事长。

    其实董事长才是最重要的职务,因为如今的罗沙股份公司已经今非惜比,单就其麾下的皇凤岗工业区,每年的租金收入就超过三千万,整个罗沙居民委员会原著居民即使什么事情不做,每年从股份公司的分红所得就不少于四万人民币。

    当然,原著居民的主要收入不是靠分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分红的钱只是“洒洒水”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房屋出租。

    自打十年前贺曙光把贺三家的小二楼改造成四层楼之后,长城建筑公司的技术员郭辉就再也没有闲过。贺曙光的做法起到师范作用,就跟当年他家房屋带头出租的师范作用一样,家家效仿,乡亲们不知道是以前有钱故意藏着掖着,还是一夜之间突然寻找到另外的筹钱渠道,总之,贺三家的房子改造完成之后,钱突然之间不是问题了,家家户户都张罗着重新改造房屋,而且改造的标准都一样,加高加大,最大限度地利用宅基地扩大房屋面积,对外出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外来人口对廉价出租房的需要。如此,郭技术员就成了真正的抢手货。

    由于找的人太多,郭辉应付不过来,还影响了本职工作,在长城公司挨批评。一次、两次,第三次,不用领导批评了,他自己开了窍,干脆向大佬张学习,辞职了,不干了,下海了,并且他比大佬张做得彻底。当初大佬张辞职下海的时候,是投奔罗沙村来的,来的时候还考虑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等,所以,严格地讲,大佬张那不算是真正的“下海”只能算跳槽,从国营单位跳槽到村办企业,而郭辉不一样,郭辉一步到位,从国营单位辞职之后,直接跳到市场经济的大海里,自己干。

    事实上,郭辉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自己干,他的真实愿望就是像大佬张一样,也到罗沙村来,在贺曙光的手下谋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当初他那么热心地帮着贺曙光家改造旧房,其实就是有这个打算的,在旧房改造完成之后,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告诉过大佬张,可不知道是他自己太委婉了,大佬张没有听明白,还是听明白了,并且也把郭辉的意思转达给贺曙光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贺曙光没有对这个意思及时表态,总之,郭辉耐心地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耐心了,或者他自己有耐心,但长城公司那边没有耐心了,不断地批评他不安心本质工作,老是跑外面当技术指导挣外快等等,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辞职下海自己做了。

    郭辉刚开始是继续给村民当技术指导,指导村民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怎么样用最少的投资把自己家的住房做得最大,使村民可以花最少的钱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用于出租房屋面积。后来他发觉这样不行,主要是具体施工的人不一定完全听他的,到时候万一出了事情,还是他的责任,所以,之后不久,他就自己组织施工队。再后来,成立自己的公司,实行工程承包。村里谁家的房子要加高扩大,先谈好价钱,说好要加到多高,扩大面积多少,然后郭辉给出一个报价,同意后,双方签定合同,村民按施工进度付款,郭辉按合同期限交付使用。由于村民仍然把长城建筑工程公司说成是“802团”对待郭辉仍然像对待当年的工程兵,非常信任,加上郭辉确实是内行,确实保持着工程兵的光荣传统,从来都不偷工减料,所以,尽管后来建筑市场有了竞争,而且郭辉的报价相对较高,但绝大多数村民还是选择他的公司。如此,他的企业发展就相当快。如今,郭辉的鹏辉建筑工程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罗沙居民委员会管辖地带之内除了罗沙股份有限公司之外最有实力的公司,郭辉本人也成为除贺曙光之外这个地段最大的老板。

    鹏辉公司能够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原著居民不断地改建和兴建自己的房屋。先是从二层改造成三层四层,后来干脆拆一建二,就是把自己家原来的房子推倒,把原来的基础悄悄地向外扩张一些,把房前屋后的庭院或空地也利用起来,建成两栋楼,再过两年,又拆二建四,如法炮制,并且比原来的两栋楼更高,终于,现在整个罗沙村已经完全是一片密密麻麻方方正正的楼房。如此,也就构筑了这个国际大都市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城中村。

    城中村现象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形成原因主要是这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城市化工作不用推进,自然膨胀,原来的城市郊区被发展成了城市新区,农民虽然土地没有了,甚至户口也变成非农业的了,但热爱土地的思想却没有一下子转变,因此,绝大多数农民都固守着自己家原来的宅基地不放弃,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加高,由于没有通过专业的规划设计,所以,楼房之间的间隔已经道路和管网布置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不美观的地方,与政府投资建设的小区或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到位的商品楼有明显的区别,从而造成了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的城中村景象。但是,深圳的情况要更加特殊一些,主要是这里原来就不是一个城市,无所谓老城区和城市新区,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郊区,这样,深圳的城中村就不是像其他城市那样只限于在城市的边缘或所谓的城市新区,而是遍地开花,到处都是,甚至连新建设的市中心旁边都不例外,这种情况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属于深圳特色。另外,深圳已经全面实现了城市化,没有农村了,所以,城中村的数量就比其他城市多,问题就比其他城市更加突出。如果你是外地人,乘车欣赏美丽的深圳街景,就常常会发现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中突然冒出一片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奇怪建筑,这群建筑就是亲嘴楼。正当你为眼前的景象疑惑的时候,下一个城中村又及时出现了,让你目不暇接,这就是中国其他城市甚至全世界的大城市中所没有的独特景象。

    罗沙现在就是一个城中村,但并不是以前整个罗沙村现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城中村,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原来村民住家的“村子”变成了城中村,而原来属于罗沙村的水田、坡地、荔枝园甚至是荒地并没有成为城中村,因为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历次征地活动中被征用了。有些是政府征用的,有些是在房地产开发高潮来临但国家关于土地的规划法规还没有建全的情况下由村里自己和开发商签定转让协议,最后通过补缴差价取得规划部门认可的,总之,除了原来的“村子”之外,周围的一切都变成漂亮的高尚住宅、宽阔的大马路或鲜花盛开的公园了,而只有原来村民居住的“村子”仍然属于原村民所有,他们自行规划,自行设计,自主施工,自己建设成了现在这个由亲嘴楼堆积成的独立王国。

    独立王国自成体系,拥有自己的水电管网系统,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偌大一个城中村内的治安工作实际上是由村里自己的武装完成的,这个武装就是村治安办,负责人是村治保主任大佬张,如此,无论是从外观上还是从内部管理上,城中村就成了另类,而且由于周围环境变了,内部的结构和建筑也变了,所以,几乎已经看不出当年深圳河畔那个罗沙村的模样来了。据说当年贺曙光和戚福珍的老师诸葛文就回来过一次,但楞是没有找到过去的影子。当然,如果你执意要寻找当年的罗沙村的证据,也不难,至少可以从三个地方证明它的存在。第一是在这里突然拐了一个湾的深圳河,还在那里静静地流淌,只要你记得这条河,记得这条河在这里突然拐了一弯,就应该记得在这个弯的西面曾经有一个开满木棉花的村庄,这个村庄就是罗沙村。第二是城中村当中的那个继光祠,还顽强地盘踞在那里,尽管与周围密密麻麻的亲嘴楼显得那样的不协调,仿佛时刻要被亲嘴楼吞没的样子,但它现在已经有了正式的户口,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估计即便将来周围的亲嘴楼被整个深圳现代化建设吞没了,被密密麻麻亲嘴楼包围着的这个继光祠仍然存在。只要你能找到它,就找到了当年的罗沙村了。还有一个标志最明显,但是也很做作,就是城中村门口那尊巨大的牌坊,牌坊上赫然书写着三个大字——罗沙村,准确无误地说明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村庄,一个叫做“罗沙村”的村庄,让你想忘记或想不承认都不行。

    牌坊当然是现代建筑,但硬是被做成年代久远的模样,钢筋混凝土的外表披上了琉璃瓦,仿佛是古玩市场上的一些假冒品,特意用稀硫酸腐蚀一下,被做旧了一般。

    牌坊所占据的位置,就是原先七叔公家屋山头那棵高大木棉树生长的地方,如今那棵大树早已经和它的那些同胞一样,被斩尽杀绝了,但是牌坊却被竖起来了,而且比当初的大树更加直观,更能准确无误地表明这里就是当年的罗沙村。

    不用说,在这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中心,耸立这么个仿古的大牌坊肯定是不伦不类,自打建成的那天起,就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批评,甚至在它建设之初,还一度受到来自村民内部的批评,差点被拆了。

    在牌坊建设之初,政府正好在村口建设一条大道,大道很宽,双向快车道,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的。这条大道在建设的时候,村民们还很高兴,以为大道一建,村里人进出就更方便了,不过,建设完工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首先,双向车道之间有隔离墩子,从村子里开出的车子,如果往右拐弯,向东行驶,当然没有问题,直接上快车道,确实是比以前更加方便了,但如果是往左拐,向西行驶,就不行了,因为汽车没长腿,不可能翻过隔离墩子,爬到西行道上,而必须先向东行,行驶到一个立交桥,绕一个大圈子,才能掉头,这样一折腾,反而比以前更麻烦了。第二个麻烦是这条大道正好把罗沙村和皇凤岗工业区隔开了,虽然政府专门在不远的地方建设了人行天桥,但居住在城中村的人去工业区上班仍然不如以前方便,于是,就有人图省事,直接横穿东行道,然后翻过隔离墩子,再穿越西行道,到达工业区,不仅麻烦,而且危险。实际上,也确实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半夜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