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德川家康7·南征北战最新章节!

    京都人期待已久的天正十五年十月初一终于到来了。这一日,乃是关白秀吉公告天下,举行大茶会的日子。

    万代屋的遗孀阿吟一起床便打开窗户,看了看外面的天空。这次大茶会,不仅对秀吉来说是空前绝后,对被称为大宗匠的阿吟养父利休居士来说,也是决定一生功业的重要日子。利休自然要指挥全局,协助他的几乎都是尊他为师的弟子。因此,利休经常到聚乐第的不审庵,事事打点。

    阿吟从父亲处听到不少消息。利休想让茶道在太平世道深入人心。

    从十月初一始,茶会预定为期十天。在这期间,北野的松原将作为大宴之厅。用苇席轻而易举就能将其围成三块,每块能容纳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人,在其中摆置茶席。

    秀吉的做法亦很罕见。他在全国各要道树立布告,以致世人认为他疯狂喜欢茶道:“只要对茶道有心之人,无论商家百姓,携容器一个,釜壶皆可,粗胚壶亦无妨。扫席以待尊驾。若仍不愿前来之人,则今后以粗胚壶待之,亦无用也”

    这种文风,的确类似秀吉那种率真与戏谑。

    当然,诸大名为了参加这场盛会,陆续聚集。就连在八月回到骏府的德川家康,也携正室朝日夫人一同前来。秀吉因此甚是高兴。

    秀吉为自己设了四个茶席:北野天满宫前殿附近,东西两条道路上各设两个。其中一席由秀吉亲自主持;第二席由利休居士、第三席南津田宗及、第四席由今井宗久主持。

    秀吉主持的那个茶席,因人太多,不得不让客人分三次入席。他们依序是:德川家康、织田信雄、织田信兼、近卫信尹、日野辉资五人。信兼乃是信长之弟织田信行之子。丰臣秀长、三好秀次、前田利家、蒲生氏乡、稻叶贞通、千利休六人;织田有乐、羽柴秀胜、蜂屋赖隆、细川忠兴、宇喜多秀家五人。

    此时,阿吟正一边感叹天空的湛蓝,一边打扮她的孩子。“来,我带你们到北野去,乖乖把头发梳好。”

    阿吟住在三本木岸边,这是她父亲和亡夫的兄长万代屋宗安安排的。这里离北野颇远。阿吟打算在街上不那么嘈杂之时,带两个下人和两个幼小的孩子,趁早乘轿去北野。

    “来,你也要梳龟松那样的发髻。”长子的乳母阿里一面高兴地对阿吟幼子说着,一面准备着行装。幼子鹤松还不到一岁,就算去那个盛会,也不会明白。但是,阿吟觉得还是应该带他去看看。

    “外面传说,”龟松的乳母道“大宗匠大人热心于关白大人这次茶会,是为了证明他乃海内第一茶道名家。”

    “呵,怎么说都无所谓。可能真是这样。”

    “怎么会?夫人这话要是被人听到,大宗匠大人和令堂都会生气。”

    阿吟只是笑,并不回答。她确实这样想。后世人也许不记得这次盛会乃是关白秀吉发起的,而认为这是利休居士的创举。茶道可以流芳百世,比较起来,权力就如同泡沫,会在一夜之间破灭。阿吟听父亲说,从北政所回到大坂城,到此次的大茶会召开之间,秀吉的情绪有三起三落。她对此颇感兴趣。

    秀吉在宁宁回到大坂以后,立刻把茶茶姬迎到京城。但是他到底不敢把茶茶明目张胆地留在聚乐第,便在大坂与京城之间的河岸上建了一座城,将她安置在那里。很多与秀吉出生入死的、侍童出身的大名,都站在宁宁一边。为了平息他们的激愤,秀吉要明确地决定侧室们的位序。

    北政所宁宁当然得到殊遇,不久就和大政所一起,位居从一品。然后是蒲生氏出身的三条夫人,被封为簾中;其次是茶茶姬,暂称傍寝;排名第四的乃是出身京极家的松丸夫人,封为用达;之后是出身前田家的加贺夫人,称傍方阿吟听说,忍俊不禁。她觉得,这好像是美女排名,笑道:“北政所之下是簾中、傍寝:用达”

    “您在说什么呢?”乳母问。阿吟慌忙摇头:“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出发吧。”

    阿吟感觉秀吉最近确有些不知所措。就算目前没有战事,但为侧室赐封、排序,也太过风流了。可能不久以后,他就会让蜜蜂小鸟们竟相争鸣,以此来决定谁是第一。不过太平无事,也无人多起非议。但这样下去,总让人不安。就算百姓愚钝,他们的眼睛却是雪亮的。关白迷失了方向——百姓若这样想,就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洋教徒暴乱就是一个例子。

    阿吟乘轿离开了居所。她惬意地在摇晃的轿中观赏街景。人潮涌动,情形却和平常不同。他们并非欣喜地蜂拥向北野,而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三五成群走向茶会所在地。

    世事真令人不可思议。阿吟还是个小女孩时,有一次街上也是这样挤满了人,应该是信长公进京的日子吧。那时,母亲还不是利休之妻宗恩,不是身上尽是茶味的女宗匠,而是喜好游艺的松永久秀的妾。如今,信长公和阿吟生父久秀都已故去。她却以利休居士养女、万代屋宗全遗孀的身份,急急忙忙赶往北野。

    那时的人,而今已有大半去世了。但京都的街道却好似一点都没变,仍然这样拥挤不堪。即使秀吉、利休、阿吟和她的孩子都死了,这里也一定还会人潮涌动

    阿吟喃喃道:这次关白好像要决定由外甥来继家业了。想到这儿,她禁不住扑哧一笑。世间传言,茶茶姬怀孕、北政所震怒,秀吉定是为了平息这些传言,才这么决定的。茶茶姬应不是因怀孕而被封为傍寝。传言说,秀吉内兄三好武藏守一路之子秀次被冠以丰臣之姓,正式被秀吉收为儿子。同时北政所正式收其弟木下家定第五子为养子。由此看来,历尽艰辛统一天下、大权在握的丰臣秀吉,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得瞻前顾后,最为悲哀。人世真是变幻莫测。

    阿吟正在感慨,轿子剧烈地摇晃了一下,停了下来。“轿子不能再往前走了。你们下来步行吧。”轿外传来男人粗犷的声音。阿吟只得下轿。那男子来到轿旁,看样子是巡逻的武士。“里边是谁家的女眷?”

    阿吟走出轿子,到那人面前施了一礼。孩子们和乳母也下了轿,站到一处。“奴家乃万代屋的遗孀,茶道师利休之女阿吟。”

    “哦!”那武士捋捋乌黑的胡须,打量着阿吟。他的眼神很快变得异常温柔清澈,好像被阿吟的美貌打动了,和他魁梧的身材颇不般配。“您便是居士的女儿?里边人多混杂,您要当心些。”

    乳母阿里悄悄在阿吟耳边道:“那是加藤主计头大人。”

    “他就是加藤大人?”

    说话间,穿着浅黄夹袄、身材魁梧的清正已经闪人人群。

    “加藤大人好像是在巡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可能吧,小心为好。”

    一走入社殿前苇席围成的茶席中,周围的人一下子少了,可以安静地观赏茶席。阿吟先到父亲所在的第二席去看了看,父亲还没来。弟弟少庵看到阿吟,惊讶地走上来,小声问道:“途中有没有被拦下?”

    “有过,但是马上就放行了。拦住我们的好像是加藤大人。”

    “哦?我有事要告诉你。”

    “发生了什么事?”

    “有传言说,对关白大人怀恨在心的九州洋教徒奉头领之命,混进了今日的茶会。”

    “他们是来刺杀大人的?”

    “还不止如此呢,据说因洋教的事情被放逐、交给小西行长看管的高山右近大人也来了。”

    “高山右近大人?”阿吟不禁看了看四周。高山右近这个狂热的洋教信徒,是与阿吟和少庵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世间传言说,右近大夫热心茶道,不只是为了品茶,还因为他想得到利休居士秘藏的“活名器”不用说,指的就是阿吟。但阿吟最后嫁给了万代屋,生了两个孩子,现又成了寡妇。而右近则成了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和石田三成不和,虽在九州之役中立下大功,却被放逐了。

    “你要小心!”少庵低声道“右近大人知你会来这个茶会,无论如何都要来见你一面。其实他是从小西大人的领地逃出来的。”

    阿吟听完,只是笑了一笑。

    曾是摄津高规城主的高山右近,深迷于茶道和游艺,但骨子里却是个颇为刚强的武将。他刚追随信长时,就是十二牙城之一,是屈指可数的被允许拥有金配备和银旗帜的年轻武士。从山崎之战以来,他就一直效忠秀吉。天正十五年六月十九,他触犯禁令,在九州战役中被放逐。阿吟听父亲说,当时秀吉其实完全没有放逐右近之意。

    秀吉到底看到、感到了什么,才突然下令禁洋教,阿吟无法想象。总之,秀吉要右近服从他的命令,放弃信奉。然而高山右近昂然回答使者:“在下是以武士的身份发誓终生信奉天主。因此,即便是主公的命令,也不能改变我的信奉。况且,若是家臣将誓言当儿戏,关白大人的名声也会受损。请告诉关白大人,恕右近难以从命!”说罢,他便扬长而去,离开博多。有着如此气概的高山右近,竟会为了见阿吟一面而混入这里?

    “姐姐,您在笑什么?”

    “没什么。果真有这传言,我们得小心些。”传言说右近来此,乃因爱慕阿吟,还说他是为了取关白性命,才和洋教徒一起混入京都但无论如何,阿吟都觉得没有必要担心。她把乳母和孩子留在马场边,独自走到松林中。

    到处都是锅釜碰撞之声,仿佛人人都在炫耀引以为傲的名器。到处都是两叠大的茶席,许多喜风雅的平民在煮茶。如仔细观赏那些大名、朝臣、大商人恐怕十日都看不完。阿吟只略略看了看。这时,关白的四个茶席开始了。

    大约午时四刻,茶道结束。接下来就是前所未见的关白巡礼。秀吉和亲自捧茶给人的家康身后,跟着一些公卿和大名,个个脸上笑容满面。他们来到平民席的一角,在万代屋宗安席上停住脚步。

    阿吟伏在地上,但也能清清楚楚着到秀吉的装束。秀吉身材不高,头戴紫巾,身着明黄小袖,披着绣有金色桐叶的红色肩衣,穿锦绔,只佩短刀,看来像一个偶人。万代屋宗安显得十分谦恭。秀吉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阿吟以为他会就此走过去,谁知又马上折了回来。阿吟感觉秀吉在仔细打量她。

    秀吉打量着阿吟,嘴里却道:“宗安,那就是茶道祖师村田珠光的抛头巾吗?”

    他指的是装饰在三个榻榻米大的茶席壁上的、珠光生前心爱的大明所制茶罐。

    “能得大人青睐,小人备感荣幸。”

    “嗯,像珠光这样的茶道师,会把美丽的头巾丢出去是因为这个典故,称作抛头巾?”

    “是。珠光乃是茶道始祖。他在临终时叮嘱其弟,即南都兴福寺的尊教院宗珠大师,要在他的祭日用丹悟的墨宝和这个茶罐,一起做茶祭。”宗安的语气过于谦卑,可能他想日后把这个茶罐献给秀吉,以弥补他不如利休的地方。

    “嗯。”秀吉又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要是我,就不会把这个茶罐上的头巾丢出去。”

    “哦。”

    “你身后那女子是谁?”

    “哦,是舍弟宗全遗孀,也便是利休居士的女儿阿吟,大人想必听说过。”

    “哦,她就是阿吟。”

    秀吉走近了一步“阿吟,抬起头来。”

    “是。”阿吟毫不畏惧地抬头看着秀吉。在二人目光交会的一瞬间,秀吉的眼皮像未经世事的少年般跳动起来。

    “他在害羞!”这让阿吟觉得既奇怪又恐惧:秀吉这人,对女人十分认真。若是迷恋上我,岂不可怕?

    “原来你就是阿吟如我把头巾丢给你,你怎么办?”

    阿吟保持着微笑,低声答道:“民女是有两个孩子、人生早已走到尽头的寡妇。”

    “我是说,如关白把头巾丢给你这样一个寡妇”

    “呵呵,若大人仅是因为说笑,就把头巾丢给一个寡妇,这个茶会就无风雅可言了。”

    “嗯。果然如传闻所言,非寻常女子呀。你今日带孩子们过来了?”

    “带来了,我也想让他们见识见识这个盛会。他们在平民席。”

    “哦,要好好抚养孩子们。”

    “多谢大人关心。”

    秀吉走了,似是去了下一个茶席。阿吟松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她自认为应对得天衣无缝,可此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全身是汗。宗安已经不在了,应是跟秀吉去了。

    这时,忽有一个人影站到她面前。看清来人,阿吟惊讶地屏住了呼吸——眼前,确确实实是高山右近大大。

    高山右近一身奇特的装束。他戴水色头巾,身穿布袍,打扮得像是个乡下风雅之士。他盯着阿吟,眼里却全无笑意。当然,他没有带随从。若传闻属实,他潜入京城之事人人皆知,大家都该在努力寻找他才是。但他竟然紧跟在秀吉后边走过来,难怪阿吟大为惊异。

    “阿吟,若我把头巾丢给你,你会怎样?”

    阿吟悄悄环视一眼四周。

    “虽然关白身边有人,但他们都已跟过去了。这里没有别人,你不必担心。”

    “右近大人!”

    “嘘!不要这样叫。我是替某个乡下大名来办茶事的南坊等伯。请切切记住。”

    “那南坊先生,您来此有何贵干?”

    “我有事想要麻烦你,希望耽误你两刻钟工夫。”

    “两刻钟?”

    “从这个茶席出去,往东走大约二三町,有一条朝北去的小道。右边有一个小茶坊,请你去那里。”

    “这”“这是你青梅竹马的好友舍命请求,我会在那里等你。”说完,右近就像来时一样突然离去。

    阿吟比孩子们先一步回到了下处,等到松树在夕阳的映照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时,她独自动身前往右近所说之处。聚集起来的百姓还未完全散去,社殿前边还有很多人。一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