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邓文敏文集最新章节!

    有一种爱,就是让自己所爱的人很好,同时告诉他们自己也很好,不管需要付出多少、背负多少。

    ——题记

    (一)

    那天,我确定我是正在某招聘网站投着简历,以便找到我今年的第五位伯乐。对了,应该是7月1日的事情,我的qq弹出了一条关于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新闻。我原本没太仔细看,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大约是说:如果与已属老年人的父母是分开居住,而且又不经常看望他们的话,将会是违法的事情。

    我很快就把那个网页关了,心里想,这规定在接下来可以预见的几年里,和我应该都是没有多大相干的。因为今年刚过多半,我就回去“看望”我老爸老妈两次了。当然,每次我妈都给了我两千块钱。这也不算太过分了,我才毕业不到两年,我在我那些同学当中,也只能算中级啃老族。

    其实我也是不太好意思再拿父母的钱的,只是我不拿了,我妈会很不开心。反正我也不太喜欢跟我哥开口,虽然开口了总是会有的,但难免会被念一顿的。所以,每当我把上份工作所挣的工资花完了,但仍未找到下份工作、或者找到了却还没挨到第一个发薪日,钱包就只剩下一百块钱左右了,我就知道我又得回去“看望”父母了,因为那差不多就是回家的单程车费。

    等等!不常看望老人违法?违法?现在的人不是很忙吗?我在深圳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接触过的人有好些都不止一年没回过老家了,要按现在的法律规定来解释,那不是都违法了?!

    我的灵感一闪而过,随之而来的是创业冲动。是的,我必须抓住商机,反正我觉得已经相当厌倦一次又一次更改简历这样的事情了。帮那些没时间的忙人,去看望他们本应常看望的老人,把我的时间变成金钱,多么好的商业模式!

    说干就干。注册——身份证认证——简单的“装修”之后,我的“孝为先”代陪老人网店正式在7月10日开张了,我的经营范围及收费标准如下:

    1)陪老人聊天30元/小时

    2)陪老人逛街购物50元/小时

    3)老人生病期间看望、陪护80元/小时

    4)全天候看望陪伴300元/天

    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需协商另计

    为了吸引顾客,我在店铺介绍内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很有孝心、很有耐心而且很勤快的小伙子,甚至有一定的医护常识这样的字眼都用了上去。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信任,我挑选出几张自己看上去最憨厚老实的相片,放在店铺首页,以供客户参考。多少学过些营销知识的我,还把新闻报道上与此有关的法律新规摘要下来,用粗体加大号红字放置在显眼位置。

    “亲,我开网店了”

    “亲,帮我推广一下吧”

    “亲,你有朋友需要帮忙看望老人吗?”

    自从网店开张后,我发现我打个呵欠前都要说个“亲”字,以至于有一次打电话给我爸的时候,我说了句“亲,爸,你吃饭了吗?”把我爸气得想在电话里扁我一顿,还以为我没经他同意就在外面认干爹了。结果为了向他解释,我跟他全盘托出了我的创业计划,说我打算抓住机会把这块业务做大,然后开实体公司,最少招几十名员工,专业代人看望、陪伴老人。

    “然后,你小子到时就也请人帮你回家看你爸和你妈了,对吧?”我爸给我一句这样的话,也不知道是真担心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根本就不看好我的想法。

    不过,我确实还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重点要想的是,如果在一个星期内没接到生意的话,也许我又要回家“看望”父母了。

    (二)

    看来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尽管只是开个小网店而已,现实总比理想要骨感一些。在付出被近20%的qq好友拉黑、并被三个qq群踢出的代价之后,我的推广为我的网店带来了一定的浏览量及十几个“询盘”者。这些“询盘者”以其言语之别,大概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无聊型:“无意中进了你的网店,只是想顺便问一下,你真的是大学学历啊?”、“现在所有的网店都要交押金吗?”、“我看你长得挺有型的,不过我在网上只买衣服哦”

    2欠扁型:“你有没有犯罪记录啊?”、“从你的相片看,恕我直言,你鼻子上那颗痣使你看起来不是很舒服,我估计我爸妈也不太喜欢吧”“你是广东人,普通话应该不太标准吧?”

    3推销型:“亲,专业店铺装修,刷信誉,全网最优价哦”、“xx成人用品火热招商中,详情请浏览”、“要贷款吗?免抵押,月收入三千以上就能办理”

    没关系,怎么说我也是第一次创业,成功了便是年轻有为,我就有资格向我倾慕已久的梅洁表白了;如果失败了,就当长点经验,反正又不是什么大投资,大不了又投简历——网店开张第三天,我的现金“资产”余额560元,这时还是算得上乐观的。

    靠,都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没需求就别乱加qq啊,哥是做生意的,不是免费陪瞎聊的。照理说,这个应该有市场才对,也许是这个模式被大家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网店进行第四天,可用现金还有480元,我开始变得不太有耐心了。

    今天叫外卖只能单点不加汤了,能省点就省点吧。我决定今天只玩游戏,不理网店。也许不理它反而会有生意,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比如“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网店守候第五天,钱包剩下420元。

    不理也没生意,还是投简历靠谱一点。亲爱的上帝,请赐给我一份工作吧,不是双休没关系,年底没有年终奖也无所谓,工作地点偏点远点我也能将就,总之,您看着办就行,都到了这份上了,我肯定不会太挑剔的——网店苦撑到第六天,我都没勇气去数那点钱了。

    戏剧很人生,人生很戏剧。我伟大的创业活动进行到第七天的晚上,正当我打算把签名中的网店链接很不爽地删掉,并做好回家“看望”父母的心理准备时。一个网名为“双环勇者”的人加了我的qq,改变了一些事情。

    (三)

    “双环勇者”这个网名给我的第一联想是哪吒,脚踩两团火轮,风风火火。我原本是想通过qq空间里的“日记”和“相册”对我的第一位顾客进行初步了解的,可是“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是个性签名也是空白的,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

    在网络上做生意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不用看顾客的脸色,也能赚他的钱。他购买的开心或不开心,做为卖方,不在当场看着,交易的过程相对来说也少些压力。不像我在大学时跟室友一起摆地摊卖袜子的情形,十块钱三双进货的袜子,因为不想继续卖了,十块钱四对甩卖。有位大婶来买四对,硬是多拿了一对,临走时还嘟嘟喃喃地说,这货色也就值一块钱一对。

    我这位顾客“双环勇者”刚好和那位大婶相反。他以我的网店上所写的收费标准为基础,加上他请我看望他父母期间预计发生的费用,列了个清单,结算之后外加五百的浮动金额,然后跟我要了个卡号,说要以转帐的方式支付给我。他说是偶然的机会看到我的网店的,自己平时没有网购习惯,所以没有网上支付工具,凭自己的感觉判断,可以相信我。

    不过在收到钱之前,我一直都以为遇到网络骗子了。本着“凡是生意均有一定风险”的观念,我还是把银行卡号提供给了他。当然,这是一张余额为3。3元的卡。理论上说,就算他是个骗子,我最多是损失3。3元。这点风险我还是可以承担的。

    下面是“双环勇者”所列的清单:

    xx牌均码老人服装男女各一套600元

    xx牌老年人营养麦片6大袋300元(其中两袋送给加财叔)

    xx牌老年人钙片2瓶150元

    xx牌2段婴幼儿奶粉2罐450元(送9个月大的侄女)

    往返车费400元

    代看望人工费300/天*5=1500元(含两天往返时间)

    浮动费用500元(部分可能发生的费用,剩余部分不需退回)

    “双环勇者”说他的名字叫邓兴仁,他的父亲叫邓加福,母亲叫曾彩云,有个叔叔叫邓加财。他说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我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在广东农村,我们这个年代的独生子女还是比较少的。但这属于客户的隐私,我自然不好多问。

    当我把“双环勇者”支付的3900元全部从银行取出来时,我就知道他一定不是网络骗子了,但还是觉得有点奇怪的,他似乎丝毫不担心我会把他的钱骗了?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解释,他的经济条件好,不是很在乎这点钱,就算被骗了也没什么。

    “双环勇者”说他已经快三年没有回过家了,尽管他回家的路程只有大约10小时的车程。比较忙,开的公司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这就是他要花钱请我的原因。他是要求我以公司员工的名义代他回去看望父母,不能说是特意花钱请的,以免让他父母不开心。至于为什么他没有派真正员工来做这个事情,他的解释是,目前公司员工并不多,每个人都比较忙。他总共买下我五天时间,其中两天要花在往返的路上,以及购买他指定礼物的时间上。剩下三天,他希望我可以尽可能像真的儿子一样样陪陪他的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陪他们聊聊天,看看他们是否健康平安,是否有什么需要。他特别强调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一定要为他父母做一顿饭吃,他父亲喜欢吃豆芽炒牛肉,母亲喜欢吃盐水豆腐煲腩肉。

    大概也就这些。完成这些任务后,加上他额外给的500元浮动金,那我大概就赚个两千块钱,用5天的时间。这相当于我上一份工作二十天的工资。虽然要去的地方有点远,就当是一次可以拿工资的旅游吧,所以说还是创业好啊,我愉快地想着。

    (四)

    “双环勇者”我还是习惯这样称呼我的客户,毕竟是在网上完成交易而又没见过面的。据他所列清单来计,购买指定礼物的预算是1500元。我是在出发前一天利用三个小时去买的,碰上有些商品正在搞优惠活动,所以最后买齐只花了1390元。我把小票拍下来,用彩信发给他看了,他表示多余的110元就当是我买东西的辛苦费了。嘿嘿,我也笑纳了。

    7月19日上午九点,我按照“双环勇者”提供的“交通指南”在福田汽车站坐上了从深圳开往雷州的长途客车。当天的票价是170元。

    跨上车门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一脚迈出了地球,因为车上的人只要开口讲话,讲的都是一种俗称“黎话”的雷州方言。那种方言估计是源自于火星,或者其他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星球。还好,我是直接到雷州总站才转车,如果中途就要换乘,那会够郁闷的,因为乘务员讲的也都是雷州话。

    毕竟不是旅游,沿途也没什么特色的风景可看,车载dvd上播放着低俗趣味的文艺晚会节目。我一边用手机qq和一些朋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边尝试想象我第一笔生意的实施过程,有些许的无聊,些许的激动,还有一丝忧虑。想着想着,我睡着了。

    中午一点多时,我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车子停下了,乘客都陆续下车,乘务员在车厢的最前面,大声嚷叫着什么。我问了邻座,才知道是到开平了,要停车二十分钟,让大家吃个午饭,休息一下。

    吃饭的地方是类于学校食堂的那种,但菜价是n倍于学校食堂,一碗米饭5元,一份煎鸡蛋15元,一碟青菜12元,菜里的油水大约是被捞干了,所以显得很涩口。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虽未走遍祖国江山,但也算到过好几个省份,但凡是有旅客集聚的地方,物价均与品质无关。

    吃完午饭上车时,我妈打来电话,说过两天就是我生日了,叫我不忙的话就回家去过。我原本是打算结束任务返回深圳后,才把这单生意的事情跟家里讲的。但我妈这么说了,我便只好简要地跟她说了这件事情。她一听,一连串的问题,辟呖啪啦地来了。

    “怎么要到这么远的地方去呀?为什么去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

    “你还有钱不?要不要让你爸给你的卡上存些钱啊?”

    “要去看的那家人你了解不?要觉得不好,把钱还给人家,马上回来,知道不?”

    “这几天,每天都要给我和你爸最少打一次电话,记住了没?”

    每次,我都是要用提高音量分贝的方式,才能结束我妈的这种唠叨。没办法,做为一个已经二十四岁的男人,感觉被当成四五岁的小孩子,我总会多少有些恼火和不耐烦的,尽管那是我的母亲。

    话虽这样说,但自从离开父母上大学后,每年生日前一两天,总是会接到我妈提前打来的电话,这一点我还是觉得很温暖的。同时,还有愧疚,因为我老是记不住我爸和我妈的生日,有特意问过几次,但老是隔一年又会忘记。

    而我却清楚地记得梅洁的生日,可怜的是,我连正式追求她的条件都还没达到。据她的闺密讲,如果月收入在一万以下的男生追她,就算这男的长得有周星驰那么帅又有唐伯虎一样的才华,她对他也只有三个字——去死吧!

    “其实梅洁的要求不算过分”保守估计,80%以上的年轻城市女生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像我这样非富二代,非名牌大学出身,而且什么东西都拼不上的人。不是害怕达不到心仪对象的物质要求条件,而是害怕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达到时,她已经把自己嫁给房子了扯远了,绝对扯远了。

    (五)

    我在网络上粗略了解了一下,雷州市据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苏东坡曾被贬于当地一段时间,那里还有不少著名的旅游景点。而这些网上没有介绍到的,却让初来乍到的我一时无法适应:拥挤不堪的人潮,热锅中的蚂蚁那样窜来窜去的摩托车大军,机动车声、汽笛声、广播声等各种声响汇成绵绵不绝的噪音。

    在一个叫水店的客车中转站,全车旅客都被叫下车了,乘务员说该班车次不进总站了。好在“双环勇者”有跟我讲过这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水店也有去唐家的车,到唐家再转到“唐家——龙门”线,在坤山村站下车就可以了。

    听上去很简单,但那个过程可是令人五味杂陈的。在水店候车时,那些摩托车、三轮车、黑的士的车主围着旅客转来转去,好像随时会把别人的行李提上车的场面,真让我无法淡定。好不容易,等来可以到唐家镇的公交车,但这时的车子已经像九成九满的鱼罐头了。我还在犹豫间,就被热情的售票员拉上了车“咣”的一声响——封盖,刚好满满的一“罐”

    当地公交司机的驾驶技术毫无疑问是一流的,因为我一路上提心吊胆地担着心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一路上,中巴客车像重度酒精中毒的人一样,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竟没有翻倒。一辆看起来早应退役的老客车,在一条大半路段极不平整的公路上疾驰,塞满车厢的乘客竟一脸泰然,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大地啊!

    这笔生意带给我的喜悦被那辆公交车一点一点地抖完,直到开始后悔接下这单生意,后悔开一间这样的网店。其实也并没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也算不上太劳累,类似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应该也属于很常见的。可是,要知道我从小到大都是没受过什么累,我父母连简单的家务活都没怎么让我干过,虽然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么夸张,但我确实算得上被宠溺的。

    所以,今天发生的这一切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只不过钱都收了人家的,就算以后不想做了,也得把这一单干完,这是最基本的诚信问题,这一点我还是做得到的。

    在“唐家-龙门”的班车上,全车乘客也只有我一人讲普通话,所以乘务员记得很清楚要在哪里让我下车。下午6点多时,我到了坤山村口。

    “双环勇者”的父亲邓大叔和母亲曾婶已经在那里等我半个小时了。从他们那份纯朴的开心表情看得出来,他们对于儿子派来的看望代表还是很期待和欢迎的。他们都抢着帮我提行李,邓大叔连说了几遍“坐这么长时间的车一定很累了”曾婶脸上一直挂着憨厚的微笑,那情景就像真的见到了出门已久、刚刚归来的儿子一样。这倒是我在此之前没有想到的,他们亲切的模样也让我温暖地觉得,其实这生意也并没有那么糟。我也简单地向他们做了自我介绍,姓名叫什么,年龄多大,哪里人之类的。

    在从村口回家的路上,我有意识地用不经意间的目光,把我的两位服务对象端详了一番。他们都是50多岁光景,邓大叔中等偏瘦身材,额头很宽,眼眶有点内陷,着绿色中裤搭黑色t恤,均显年久失色,局部发白。曾婶轻微驼背,看上去偏矮,颔部前突,穿黑色裤子加一件绣着小梅花的衬衣,朴素干净。从衣着、气色来看,他们并没有因为儿子当上了老板而在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改变,这最少可以从侧面说明,他们不会是那种喜欢挑剔的、难侍候的主。

    我妈再次打来电话,照例是一大堆问题加一大堆叮嘱。因为邓大叔他们在身边,我尽量保持最大的耐心——回应而且始终带着微笑。还好,农村新鲜的空气和路边的田野景色,都有助于我保持心情和语气的平静。

    坤山村的人口应该不会很多,我们从村口走回村子,约两三百米的路,路上并没有遇到其他村民。

    (六)

    邓大叔家是一层平楼的房子,有三间大房,一间小房和一间卫生间。主房子前是红砖围起来大约两三百平方米的院子,院子的右侧是用砖和瓦盖的厨房。房子还比较新,后来得知是前两年才盖的,主要是为给“双环勇者”娶媳妇用的。据说他是准备盖完房子那年年底就回家结婚的,后来说因为开公司比较忙,就推迟了婚事,也一直还没回过家。为此,他和女方在电话里争吵了几次,吵着吵着他就主动提出了分手。女方在失望之下,就嫁给了别人。一个常见的现代分手故事,你既有自己的理由,我也可以另有选择。始终如一的爱恋和非你不可的守候都不多见了。

    刚进家里,邓大叔他们就把我领进邓兴仁的房间,安排我先休息一下,就出去张罗晚饭了。这是一间很宽敞的房间,摆了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个书柜、一张写字桌、一套实木沙发,一套茶几之后,依然有很多可利用的空间。房间收拾的很整洁,家具擦得泛着微亮的光,地板上没有一点小杂物。这完全不像两三年没人住过的房间,看来是每天都有打扫的。

    我还真的蛮想躺到那宽大的床上,好好地休息一下,如果这是我家的话。但这不是,我是来工作的。所以,我放好东西就走了出来。

    曾婶用带有浓厚雷州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邓大叔请他弟弟和弟媳来吃晚饭去了。我看到她正在杀鸡,就过去要帮她拔鸡毛。“不要,不要,你坐就好。”她连连摆手执意不让。然后我看她身旁放着一些青菜,便过去拿起来说:“那我择菜吧。”她见我这么热心,也就不好再推辞了,只呵呵地笑着。

    “你竖(是)在兴仁的公西(司)做什么的啊?”曾婶问。

    “我我啊,噢,我是刚到公司不久的,还在试用期,现在主要是学习阶段,还没具体安排岗位,工作比较灵活,所以邓总这次才安排我帮他回来看您二老的。”幸亏我反应快,曾婶这一问,我才想起忘记跟“双环勇者”商量好,我到底是他公司的什么员工了。

    “哦,则(这)样啊,兴仁他则(这)么忙,他身体好么?”曾婶又问。

    “您不用担心,邓总身体棒得很呢,打篮球的时候,我们公司没几个人能追得上他,呵呵。”我就随便一说,讨她老人家开心。

    “哦,竖(是)么?他也打篮球啊?他小习(时)候最不喜欢体育课了。”曾婶显得有些吃惊。

    我也很意外,一时觉得很不自在,竟不知如何接上话,毕竟不是经常说谎的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