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非天最新章节!

    寺门前突然窜出几个人影,挡住行色匆匆的僧人。那领头的道:"见悔师兄,您连夜下山,又背着这么大个包袱,是方丈师伯交待了什么急事要去办吗?"最近没听见江湖上出了什么大事啊。

    "阿弥陀佛。原来今晚负责守夜的是见愧师弟。不错,方丈要我下山去办点事儿。"见悔暗暗叫苦,见愧是他们这辈僧人中最爱管闲事的一个,偏偏又与他交好,看来有一番好磨了。

    果然,见愧一听精神大振,急忙问道:"什么事?"

    见悔为难地说:"呃,师父说不要泄露给旁人知道"

    耶!秘密呢!赚到了赚到了!

    "师兄啊,依咱俩的交情,我怎么算得上是旁人呢?说说看嘛。"

    "可是师父说这事关乎少林声誉"

    哇!这么严重!那就更是非听不可了!见愧遣开跟着他守夜的几个徒子徒孙,拉住见悔。

    "师兄,您就别吊我胃口了。这样,你只跟我说,我保证绝对不会从我的口中将事情出去,而且,嘿嘿,您贵为全寺最爱说闲话的见字辈高僧,心里铁定早已憋得慌,还不如说出来咱们共同分享分享怎么样?"

    啊,被识破了。果然是老搭档啊,见愧这人虽爱听闲话,担保了不说出去的倒是从不食言,所以有什么机密级的闲话,说给他听也是无妨的,无妨的啦。

    "我跟你说,方丈是让我送这些书进京。"他颇有经验地扫视四周,确定没有人在偷听才道。

    "送书进京?哈哈师兄,不会是方丈要你去考个状元回来光耀少林的门楣吧?"

    "当然不是!"见悔狠狠地瞪他一眼这不是调侃他吗?明知师兄弟里就他识字最少,"这些书记载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招式和内功心法!"

    "什什么?你你你是那个说我们都还没练过的七十二绝技?"

    "是啊,就是那个七十二绝技,不过这里只是其中的九项而已见愧,你流口水了。"

    "要送给谁?"见愧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目露凶光。

    七十二绝技那!镇山之宝耶!他们这一辈里有资格修炼的只有见惭师兄和见惊师兄,其他人都是功力未到可望而不可及。现在方丈竟然要把秘技送去京城,不知道是谁走了狗屎运得方丈青眼。

    "祁王。"

    "棋王?他很会下棋?"哪位武林中人的绰号叫棋王啊?没听过。

    "是祁连山的祁。当今天子的儿子,祁王殿下,而且不是送,是卖。"

    见悔呆若木鸡,过了许久才辟里啪啦地说开了:"你是说,方丈要你把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卖给一个王爷?别耍我了好不好?出家人不打诳语你知不知道?一来方丈不可能让绝技外传,二来就算我们想卖,那人既是个王爷,不养尊处优地好好享清福,买本没用的破书干吗?"

    "你不知道,方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几年寺中的田产收益不好,天下太平又没几个俗家弟子来这儿学武,几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所以方丈和诸位师伯师叔合计生财之道时,听说祁王一直在高价搜购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无可奈何之下只得"

    "原来这么惨啊。"那以后可要少下山喝酒,"但是这祁王买武学秘笈做什么?方丈他们不怕本门武功外传吗?"

    "方丈他们也不知道他的意图,但想来祁王是皇室中人,秘笈到了他手中并不会流入民间危害少林。再说,练七十二绝技最重要的是本身已有的功力和悟性,大齐皇朝宫中并未听说有绝顶高手,就算要练这些功夫恐怕成果也有限。"

    "倒也是。那你这就要去面见祁王殿下了?"见皇子耶,真新鲜!

    "人家金枝玉叶、怎么可能随便见我?当然是把书拿给主府管事的,由他呈上去,如果他主子要了,再来议价。"

    "你说,这五本秘笈估计能卖多少?"

    "根据我向别派打听来的行情,几十万两白银是少不了的。"

    痹乖!难怪方丈肯冒险把书卖出去,"你是说,别派也在做这档子事?"

    "可不是?丐帮、武当、华山、昆仑都早有人卖了,其他小帮派就更甭说了。"

    "那借问一声,祁王除了买秘笈,还买什么别的没有?"

    "有啊,神兵利器、兵器谱、武林志什么的,多着呢。"

    "好。托您件事成不?"

    "什么事?"

    "把上回师傅赐的那根锡丈带去京城,要是买卖成了咱对半儿分怎么样,嘿嘿?"

    。--。--。--

    "啊呀呀,这不是周兄吗?好久不见!"笔墨轩门口,书生唤住手里抱着一大堆纸张出来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从白纸中探出头来,"原来是徐兄啊,幸会幸会。"

    "周兄,最近怎么不见你到读书会来与大家相聚啊?少了满腹才学的周兄,咱们倒觉得有点寂寞呢。"酸溜溜的口吻。

    年轻人安然一笑,"读书会诸君多是有家底的人,赏花游玩,动辄需要银钱,小弟囊中羞涩,无钱可使,不去也罢。"

    "原来如此,啧啧,那真是太可惜了。但怎的连书院都不去了?要知道曲夫子一向都甚为欣赏周兄的才学,连学费都代您缴了。这几日课堂上夫子都会脱口喊周兄回答问题呢。"哼,那老儿识人不明,净问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见到这姓周的就跟失散了十多年的儿子似的,两人一搭一唱旁若无人,可气。

    看来他是不准备轻易放过他了,"徐兄,帮忙拿一下。"不等他同意,年轻人将手中大迭纸张分了一半给那姓徐的。

    "师恩深重,晚生恐怕无以为报。"

    "哦?此话怎讲?"

    "小弟准备退学。"

    "什、什么?"他是不是幻听?本城,不,本州第一才子竟要退学!

    "虽然承蒙恩师不弃,代垫所有学费书费,但家父新丧,还有祖母和母亲需要小弟奉养,实在无力继续学业了。"

    "真是太好了不不不,我是说实在是太可惜了!以周兄大才,来年大比,必能金榜题名,到时候还怕不名利双收吗?现在放弃,不就是那个什么什么垂成?"姓徐的看来非常激动,嘲讽地看他一眼。

    那姓周的年轻人说道:"我辈读书,最后图的也就是得五斗米混口饭吃而已。小弟家徒四壁,三餐不继,哪还容得考虑将来?不如趁现在肚子里还有些货色,早作打算。"

    "那周兄有何打算?"不就是耕田吗?

    "小弟听闻京中祁王府高价收购史籍典册,被祁王妃看上眼的书,出的价钱最低也够家中老少舒舒坦坦地花个十年八年,不瞒徐兄说,小弟虽不才,倒也想仗着胸中几点墨水,试上一试。"

    "你是说,你要自己著书卖与祁王府?"发什么春秋大梦?

    "正是。"

    "但我听说,祁王妃要的书都是古籍,而且近年来搜罗的书渐多,眼光也是越来越高,周兄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入得了祁王妃的眼,恐怕还是"

    不等他说完,年轻人傲然道:"今人何必不如古人?如若那王妃只是想要一个古籍的名头,我杜撰一个前朝人姓名便是了。"说罢,接过姓徐的手中的纸缓缓离开。

    "你自己要去撞南墙,可便宜了我们!"姓徐的等他走得远了,忍不住在大街上手舞足蹈,"周居幽退学啦!不参加乡试啦!我们有希望啦!"

    。--。--。--

    御书房。

    "怀愿,你不是有事找朕吗?你已经站了一刻钟了,怎么一句话也不说?"成章帝头也不抬地边看奏折边说。

    "臣不知当讲不当讲。"中年人恭立一旁,拱手说道。

    "怀愿,你就别跟朕来这套了,有什么话就说吧。转弯抹角可不像你的作风啊。"纳言王怀愿的忠直之名,天下皆知。

    "是。臣斗胆恳请陛下晓喻祁王夫妇爱惜民力,克勤克俭。"

    "你是说诜儿和幼澜?他们做了什么?"有趣。他的子媳里就数这对活宝对朝政毫无兴趣也从不过问,没想第一次听到朝臣说起他俩,竟就是坏话。

    "祁王与王妃以重金搜罗奇书异器,重赏之下,贪利者趋之若鹜,纷纷致献。虽天下皆为陛下一家所有,然则一分一毫皆取之于民,陛下开国以来,清平而治,方使使百姓安居,万众归心。祁王此举,无异劳民,大违陛下本心,于国不利,于家不利。乞陛下明察。"

    见成章帝沉默不语,王怀愿接着说:"其实这件事,祁王府的詹事已经跟臣说过好几次了因为怕陛下责骂,他不敢自己面奏。当时臣想这是陛下的家务,外人实在无权置喙,陛下愿意多宠哪位皇子一些,那是陛下的事。但自祁王开府以来至今三载,购书所耗银钱堪以亿计,数目实在太过巨大,是以臣思虑再三,不得不斗胆上奏。"

    许久,成章帝缓缓开口:"怀愿,你是开国功臣,情势你也看得清楚。撇开其他出身低的皇子、旁支不说,太子谌器量小不能容人,秦王诤有才干野心勃勃,韩王训跟他五哥是一伙的,讷年纪还小,剩下的就是诜了。说实话,朕最喜欢诜,他一向温和,这几年更多一份内敛。他无心皇位,便能活得自在,朕虽有遗憾,却也很为他高兴,最担心的是他几个兄弟将争斗也引到他身上,现在看来,他和幼澜很聪明,朕也就放心了。怀愿,明白朕的意思了吗?"

    王怀愿恍然。

    "陛下是说,祁王夫妇这般作为,只是想让其他诸王知道他们没有问鼎之心?"

    "一半一半吧,一个武痴,一个书呆,顺便做给人家看罢了。至少我们应该庆幸,诜没有用声色犬马来作掩护。"成章帝滑稽地眨眨眼。

    疑虑既消,王怀愿也有心情开玩笑了,"恐怕不是祁王殿下不想,而是王妃不准吧。"皇室子侄之中,已成年却只有一位正妃别无侧室的,祁王一人而已。

    成章帝会意,开怀大笑,"那小子竟也没半点不情愿,反而高兴得很,弄得妃嫔们都向幼澜请教御夫术呢!"随即又沉吟道:"又要买书,又要招待宾客"诜儿的王府确实花费颇巨。我看,把祁王的食邑再加个五百,补成两千户吧。就当朕替那帮不肖子孙们上祁王府去白吃白拿垫的钱。"

    "是。臣这就去办。"听出成章帝话语中的凄凉,王怀愿不敢再有异议。皇族子弟中拉帮结派,私底下互相倾轧甚多,惟对摆明了置身事外的祁王和豪爽大方的祁王妃无甚芥蒂,于是祁王府就成了各派人士串门兼探听消息的好去处,几乎每旬都要大宴一次,来客都有赠礼,开销可想而知。陛下召集的家宴有时候都没祁王府宴会到的人齐,贵为万乘之尊,皇帝也只有在祁王府才能看到至少表面上融融洽洽,济济一堂的家人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