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非天最新章节!

    "臣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前朝暴虐,当国者骄奢淫逸,以黔黎为刍狗,不二十年,怨声载道,烽烟四起。天下英雄一怒揭竿,而各自为政。天悬数日,战乱频仍,民生雕敝,中原涂炭。惟陛下仁心天纵,泽被远近,解民倒悬,于是宇内诚服,承天受命,遂正大位,一统天下。至今二十三载矣。

    "新朝肇基以来,陛下行仁政,宽刑律,息徭役,安流民,抚孤老,四海宁靖,吏治清平此诚大治之世也。

    "臣闻事易时移,圣人因时而化。昔时乱象初定,士民疲蔽,陛下审时度势,垂衣而治,以安其心,克奏全功

    "而今天下承平,庶民殷富,无复朝夕之虑,近忧既去,而遐心自生。臣奉逃邝,得参机务,披览各地奏本;又蒙异宠,曾暂离京师,观神州风物。所至之处,皆沐浴清化,万民欣悦

    "然臣亦见群吏子民,贪鄙者有之,骄横者有之,惫赖者有之。更有秦淮楚馆,大张艳帜;呼庐喝雉,终夜不绝;富商缙绅,各竞豪奢。民风之淳厚,反不如立国初年。盖为政以宽而民心无所惧,遂放荡恣肆,不复自律耳。

    "以是观之,当今之世,必以明政令,严法度,擢贤良为要务。

    "夫明政令者"

    深秋,皇宫不见得很冷,却也见萧瑟。除了风声来势汹汹,其他的一切,都似乎是很安静的。

    群臣后妃的忧心忡忡,宫娥宦官的战战兢兢,皆因成章帝病入膏肓。

    虽然之前没有任何不适,但周围的人都知道,去年几个皇子的事几乎耗去了他所剩的全部精力,支持他一年多来依然每日精神抖擞上朝处理政务,夙夜孜孜批阅奏折的惟一因素,是放不下毫无经验的储君。

    诜儿真是争气。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太子微行各地之后呈上的表章,病床上的老人染满风霜的疲惫脸上露出了一年来最欢愉的笑容。老实说,让诜儿继位本来就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所以他与群臣都不指望他展现出什么政治才干,只求在众人的辅佐下,能把他执政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局面维持下去。他们心里都清楚,诜儿是一个怎样狂热的武痴。

    但他成为太子后的种种表现却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先是收敛了之前最为人诟病的不惜重金收购武学典籍的行为,连带太子妃的相似习惯也不再出现。虽然让有书有兵器想出卖的缺钱人士不胜惋惜,大多数人还是乐见他当家终知柴米贵的。

    他并不在乎儿子花了多少钱,反正富有四海,能让他高兴就行。最让他惊喜的是诜儿在学习政务上表现出来的天赋,他的反应并不能说快,但每当与他讨论事务的第二天,他总是会提出很有主见的想法,虽然有时可行性不高,更多的却是与他心中的盘算不谋而合,甚至偶尔还有鞭辟入里,比他还精妙许多的解决之道。

    日渐宽心之下,他决定让他趁着还未即位宫中有人坐镇时到各地走走,看看风土人情,听听百姓心声,回来后提一些自己的看法。知道他会有收获,却没想到他仅仅半年的游历会带来如此大的惊喜。这洋洋万字的宏论,虽偶有稚拙之处,通篇看来,却将高瞻远瞩,锐意进取的王者之风表露无遗。

    看来,他可以放心地去了。有君如此,他百年之后,大齐国运只会益加昌盛,断无衰颓之理。感觉到体内的元气正在快速流失,他心中泰然。

    帝王脚下皆枯骨,用多少人性命换来这至尊之位!现在,该是他去阴间见老友宿敌的时候了。那些忠于他跟随他的,那些愧对他、他愧对的,那些铁马金戈中的恩怨情仇,那些势力倾轧中的无辜亡灵

    "诜儿,朕得佳儿如你,心中甚慰。朕自知不久人世,这大齐山河,不久便是你的了。"望着下了朝便守在床前的儿子,他心中充满了骄傲。

    "父皇"习武之人对医道多了些了解,他知道父亲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他不善作伪,说不来不实的宽慰话,只是紧紧握住那干枯的手,缓缓渡些真气过去,让他能感觉好些。

    感觉有一股暖暖的气流自手中传来,却见他面无表情这孩子在他面前还是难改拘谨啊。成章帝在心中叹息,"交给你,朕放心。只是你做人太过宽厚,日后恐怕要吃亏"

    说到这里,突地打住,怀疑的浓雾笼罩上他衰败的身体。

    不对,不对!

    "明政令,严法度",确实是极好的想法,但像诜儿这样仁厚豪迈的孩子,千方百计想多赦几人无罪,免去些刑罚,有时甚至好心到不惜破坏律令当罪不罪,又怎么会提出这样需要铁面无私去实施的建议呢?

    他的脸色与语气同时严峻起来,"诜儿,老实告诉父皇,这篇文章,是不是你自己写的?"

    褚诜一呆,出乎意料的问题让他脸上迅速闪过一抹心虚,极短,却让回光返照,心中一片清明的成章帝看出来了。

    "你求好心切做了错事,朕不会怪你。朕只是想知道这篇奇文出自哪位高人之手。"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儿子身边有如此奇才,日后辅佐他开创不世功勋,也是大齐之幸。

    见父亲反应并不如他所担心的激烈,褚诜也就放了心。他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一直不说,只是让父皇对他不再忧心罢了,"是幼澜。"

    成章帝倒抽一口气,"幼澜?你的妻子幼澜?"

    "是。"

    成章帝默然,心中却是波涛翻涌。诜儿微行时执意要带上幼澜,他本以为是小夫妻恩爱至深不肯一日或离,虽不以为然却也同意了。现在才知道,原来有更深层的原因,想来也不会只有这么一次

    "那以往你回奏朕的那些说法,也是出自幼澜授意?"他很难想象,那个有点爱耍宝,嗜书如命的媳妇已经成长为这样厉害的人物!

    "算是吧。儿臣回家后都会与她聊那些事情,回报给父皇的,都是二人讨论的结果。"当然,总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

    "是她引你说与她听的吗?"成章帝发觉自己的声音在颤抖,不知是因为夜晚的凉意,还是心中的惊骇。不自觉地,数百年前女主垂帘的旧事,再之前妇人干政导致国家倾覆的教训

    "一直是儿臣主动提起。"第一次不经意说起的时候,幼澜兴高彩烈地抱了一本书来,说这件事跟书上记载的事情非常类似,解决方法也不会差太多。第二天他用她说的方法去回奏时,意外得到了褒奖,之后这种事就经常发生了。再后来,不用借助书本,幼澜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他爱看她那成竹在胸的慧黠模样,何况有她的加入,繁琐的政事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负担,他也能忙里偷闲在练功房多呆一会儿。而这次的微行他更是尝到了甜头,他把父皇交待的功课全拜托给了幼澜,不用琢磨怎么写文章,他在观察民生之余,还做了几件锄强扶弱的好事。

    成章帝自不知道他的盘算,听说是他主动,稍稍安了心。

    看来,幼澜并没有什么野心。

    接着,心又不自觉提了起来

    现在没有,日后呢?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面对很多很多的事情,真的可以放心吗?

    不,不会的。今天换了个人他说不好,但她是幼澜,那样可爱的女孩子,天真活泼但却识大体。最重要的,她与诜这样好,这样恩爱,诜儿对她的专一连他这个做父亲的都啧啧称奇

    是的,决计不会。

    但也不得不防。

    "诜儿,朕知道你与幼澜不分彼此,但国家机务,还是让她一个妇道人家少过问为好,会让人说闲话的。"

    "是,儿臣谨遵教诲。"他自以为已经尽量真诚的敷言期气,其实并不难分辨。

    成章帝望着威武不凡的儿子,难掩心中酸楚。

    还是失望了。

    诜儿实在不该生在帝王家的,更不该为情势所逼登上大位。江湖,或者沙场,都更适合他,但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寄希望于那班老臣不负所托地好好教导他了。登基之后,幼澜作为皇后也有自己的职责,诜应该不会老是找她"帮忙"了吧。

    但愿啊但愿。

    是夜,在没有人知道的隐忧中,一代枭雄、齐高祖褚羽闭上了眼睛,将千秋功罪留与后人述说。

    。--。--。--

    褚诜在一个飘雪的冬天正式继位,次年改元广德。

    成章帝威名四扬,足以震慑四夷,而这位新君究竟有多少分量,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于是原先臣服大齐的东昌国、粟鄂国、加兰国各自陈兵边境,试探朝廷反应;曾经与太子或者秦王过从甚密的朝野人士生怕遭到报复,犹豫着是否先下手为强。

    内忧外患,一个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祸。在一双双不怀好意眼睛的瞩目中,褚诜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迫使各属国发誓效忠新皇,同时好言安抚多数纯粹担忧身家性命的臣子,再果决地将确有野心者连根拔除,一连串胜利让天下人都见识到了新皇与其辅佐班底的不凡实力,再加上适逢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褚诜的龙椅,就此坐稳。而所谓的定策之臣,除了先皇临终顾命的王怀愿与郑潜之外,还有隐身幕后的皇后陛下,当然,除了褚诜,无人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