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淌过岁月静静的河最新章节!

    第一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特殊年份,刚过传统日子阴历7月15(俗称中元节即鬼节)的时候不长,地处晋冀蒙一带塞北地区立秋后初秋天气变得中午盛热,早晚乍还凉,阴山沿东北方向走向的余脉和恒山向东方向走向的山脉平行横隔呈扇形扩开状,形成了西高东低,西南向东北微倾的广阔地带绵延千里,山川沟壑原野上被太阳云彩遮晒的忽阴忽凉,正是行雨时节,刚刚澄蓝的晴空上,不一会儿天空上空四周遭天雷赶着浓云闪电狂鸣从山峦后滚滚而来,把地里的长势正旺的庄稼惊的抖抖颤颤,随劲风大跳摇摆舞,不一会儿,倾盆大雨滂沱而来,把正在地头吃草的牲畜羊群,田间干活的人们浇的浑身上下通透,狼狈不堪。

    这块方圆一千二百多公里的大地四面环山,南川滩开西南,北川滩开正西,四河中流,山水相间,山区多,平原少,四季分明,冬季偏长,年降雨量仅三四百毫米,昼夜温差平均10多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西北风夹带着沙尘漫过蒙古高原,侵蚀这块土地上千年,所以这片土地十年九旱,以土豆、玉米、谷黍、杂粮等传统种植为主,零散种植不具规模,没多少产量,增收不了多少,养殖业以户散养的猪、羊、鸡为主,一年下来没多少收成,典型的靠天吃饭。雨水是庄户人家庄稼地的生命保命水,有了收成才能有收入,才能改善家境,但除去乡村生产队农业税和各种提留款外所剩无几,家里要是有供书看病娶媳妇的人家还得到处借窟子,背上沉重的债务,所以很多的人家依然是土窑洞土院落黄土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今年这个年份这样的雨水充沛是庄稼人不可多遇的。往年这个时候少有雨水,庄稼恰遇卡脖旱,天干地燥庄稼缺饱,收成就成了问题了。今年这个时候能饱饮雨水的庄稼摇头晃脑,舒展着身腰,地里氤氲着湿热,盼着浓云散去天开晴,阳光炽照的艳阳天,期待着金秋十月大丰收。但是老天爷的脾气实在是不好琢磨,这雨开始连续不断地下起来,淋淋拉拉下个不停,往年只下个一周左右后就天开云散,阳光炽照,庄稼开始成熟。但今年却是老天爷阴着脸,一鼓劲的下,甚至下的急夹带着冰雹,渐渐地人们坐不住了,庄稼地里流淌成河,庄稼被雨水泡的稀嫩,被冰雹打的快要立不住身,成片地爬倒在地里,尤其是庄户人安身立命的土窑洞流淌着黄泥汤,成了斑驳陆离花花脸了,用黄土就地而碹的土窑洞橪泥挂面坠毁,露出拱形泥板子窑洞网圈,土炕上有从窑顶上雨水滴落在炕席上溅起来,于是家家户户把家用的大盆小碗、大缸小瓮都端出来接雨水,找出剩余的地膜和塑料布遮盖住窑顶,还得跑进田地里豁渠引水出地,不把庄稼保住,今年就颗粒无收,雨水把这里方圆几百里的庄户人家的生产、生计和生活困住了。

    接连不停地飘泼大雨夹带绵绵小雨把处于北川地带的天安县城陷入一片汪洋泽海之中,雨水汇积成河成湖成海,大片大片的居民平房泡在雨水中,街巷湍流着雨水奔流,太阳照在上面,如同打碎了镜子散落着,那些街角拐角的厕所里雨水灌进去,把粪便屎尿蛆泡着涌起随水流流在街面上,让人恶心又诅咒这该死的天气,居民们窝在家里尽量不到街上去,只有披着雨披蹬着三轮车沿街窜巷的小商贩叫卖着各种生活急需品。但有很多的人涌进县委大院里,这个不大的院子北面正中立着一幢灰色的大楼,有五层高,东南西边各有二层小楼,东边盖着车棚,里面堆满了各种自行车和少量的摩托车,看上去像六七十年代盖的大楼,显得老土发旧。

    天安县委会议室的门一连二十多天敞开着,这也是近年来少有的连轴转式的会议,每天就是早上、夜晚刚刚开完紧急会议,各县领导、部门负责人、乡镇干部立即全部下乡村一线指挥生产自救和抗灾工作——。

    县委书记冯世昌紧锁眉头,立在电话机前,不停地拨打着电话,调度救灾物资供应,询问现场受灾情况,向上级汇报灾情,争取各级支援……。

    天安县城大街上的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土产门市部的柜台和仓库门前,挤满了从方圆几十里地赶来的抢买购买地膜和塑料布的人们,甚至有周边县大批的村民冒雨也来购买,不问价钱就争抢哄买,看见塑料布就骑在塑料布筒上数钱抢买,为此还大打出手,一片混乱,尽管工作人员再三说明物资供应正常的情况,不断地维持着秩序,但秩序仍然混乱异常,老百姓真急了,有些对这里生疏的外县山民们茫然看着这乱哄哄的场面,无奈地圪蹴在屋檐下避雨抽旱烟,心想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