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淌过岁月静静的河最新章节!

    <>第二十九章

    初十早上,李家湾村里一片寂静,天色还没放亮。子安、子平、二和尚和二野人四人摸黑早早地从热炕上爬起来,子平怕出门有意外情况,为了防身,他口袋里悄悄地藏了一把折叠刀,德贵老俩口给子安、子平哥俩锅里热了些饭菜,他俩简单将就的吃了几口,大清早的胃口还没打开呢。德贵老俩口顶着清晨寒风送他俩来到村里街口时,二和尚父母和二野人老娘也都来送他们四个人。这些生他们养他们的老人们实在没有多少能力助他们一臂之力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们只能把最好的祝愿来送他们来远行。

    私人跑的班车进了村,车上已有一些乘客,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班车才晃进了市区火车站,他们一行四人从火车站买票再坐到北京的火车,二野人从昌平火车站下了车返回到清河,他们仨人到了北京站又买了到石家庄方向去的火车票,到达定州站下车已是第二天凌晨五点了,一看时间还早,由于车上只有座票,三个人坐了大半夜困的厉害,于是三人商议在定州火车站边的小旅店里就近休息,他们一躺下就睡着了,睡到早上八点半三个人才起床。

    出了旅店向外面四处一看,天色灰蒙蒙的,有些阴冷,天空上空是一片灰暗,阴沉的天气加之一层雾霾笼罩住了蓝天,室外空气也不怎么好,让人心情有些许压抑。车站广场上的人并不多,有一些卖早点摊子铺冒着青烟热气,三人经过一夜奔波,又困乏又疲劳,尽管小睡了一会儿,但还是倒不过觉来。走出了车站在一个早点摊上,三个人吃了碗水饺,垫了垫肚子,按那个张赛英所说的地址,问了路又坐班车向前行去。

    走了一个多小时,经过绿油油冬小麦覆盖的麦田,华北平原平平展展的,就是气压低,雾蒙蒙的,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马路上过往的车辆行人并不多,空气中还有浓郁的烟花爆竹响过的硝烟味,这里的村庄之间相隔并不远,相距一二里地就有一大堆平顶子瓦房聚集的村庄,村庄被周边有高大的树木丛丛遮盖着。村庄都很平整,街巷都差别不大,从外面看,每家每户都有装饰阔气的门楼和影壁,房屋有美观的包檐。进了村里的街道,偶有行人穿梭,不过开着三轮车和扛着下地农具的人们都是匆匆忙忙的,并不比子安老家李家湾村那里人们闲在,这时他们老家的人还聚拢在热炕头上昏天黑地在打牌呢。

    按照张赛英说的地址,他们仨人一行来到这个叫张东庄村的村庄。村子布局比较平整齐整,经过向过往的村民打听,穿街过巷,来到一处门楼阔气的院子,绕过装修很讲究的影壁,抬头就见齐整的五间大瓦房门窗干净,大门上张贴着春联,屋檐上挂着大红的灯笼,显得年味未尽。

    这时,从里屋走出个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一副很精干偏瘦的样子,一看就是个精明人。他扬着热情的笑脸,伸手向他们仨人挨个握着,嘴里说着:“欢迎,欢迎,稀客,稀客呀,快请、快请,”伸手挑起堂门挂着的棉门帘,做了一个请姿。

    三个人进了屋,这个男人把他们仨个人让座在里间的大炕上,摆上炕桌放上筷子和点心,然后给他们倒上茶水,这里村民家里平房也在睡大炕,子安觉得奇怪。这个男人自我介绍说叫张赛英,经常在塞北地区子安老家一带做弹棉花营生。对他们老家一带村落和风土人情很熟悉,也是吃百家饭的江湖贩子。他的女人也是当年从他们老家邻县一个村里领过来的,到现在这个女人嫁过来快有二十多年呀。他说二和尚他们那一带的人们待人很热情,人性不奸诈,实在厚道,就是地方穷,人们有些懒,思想开化慢,都不爱劳动,不想受苦,窝在家里不愿出来闯荡世面去挣钱。不比他们这里的人们,一到农闲时候,就外出去打工,干各种挣钱营生了,窝在家里出不去的男人会被村里人们瞧不起的。这个张赛英一嘴穷说,子平听的有些不耐烦了,下了炕一屁股坐在炕下灶火里的板凳上不吭声了,倒是子安显得特有耐心,张着笑脸听着张赛英的介绍并不住地点着头,二和尚张着嘴东张西望,四处打量着张赛英的居家布局,有一句没一句的插话说一句。

    这时从外屋走进一个中年女人,长相显老,张赛英介绍这是他老婆,和他们仨个是塞北老乡,她老家的县离他们也不远。这个女人倒也热情,冲他们打了招呼,招呼子平上炕上坐,在地下坐着凉,拿起茶壶给他们满上茶水,拿出点心盒和香烟给他们跟前散,子安不吸烟,摆了摆手谢绝了。这个女人搬了把椅子坐下和他们聊起来老家的往事来,坐了有一会儿,张赛英便使眼色让他老婆去街上买菜做饭,他支走了她,便和二和尚说起这里招亲的具体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