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淌过岁月静静的河最新章节!

    <>第五十三章

    子平提出要从个人手里贷款的想法着实让家人和二野人吃了一惊。很惊诧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别说挣钱,就一分利息就比银行高多了,本钱不算光利息就得多少钱啊。

    子平娘摸了摸子平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的说:“不烧啊,孩儿呀,做人还得稳当点吧,太漂了容易摔跤,你得学子林的踏实,子安的稳重呀。”

    子平知道爹娘的想法,这不能怪他们老脑筋,就子林也不敢这样去想,如果他不是这些年来出去创荡留心打听观察,也不会积累自己的想法。他在经销建材和承揽装修活时发现,现在城镇的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建材需求太大了,光靠经营外来品牌的建材做代理真是不行,这个行业竞争太厉害了,他曾和素婵讨论过,素婵非常支持他的想法,鼓励他敢想就要敢干,他想的是租住一个大场地做仓储,做建材品牌区域代理,二级批发,这样利润才更大,现在素婵和他的摊位做零售挣钱仅供个吃喝,年底挣上个几万蛮欢喜的,人更累的个天黑晚着家,现在加上素素帮忙,人手够用,就差钱不凑手,银行没有人际关系和抵押也不好贷,所以他想到从老家散户手里借款付高息,他家的人缘和人品在村里还是一等人家水平的,如果他想的是张口应该能从村里筹措不少钱呢。

    二野人摇着头不认可子平说的,说你这只是盘算着挣,要是赔了呢?你把裤衩卖了也还不起。李德贵老俩口和子林小俩口也觉得不靠实,但也没反对,他们提不出反驳的理由来,他们就在这村里打转转,不可能接受市场经营的理念,包括二野人在北京郊区这么多年也不开放脑筋,所以子平只好打住不再说了。倒是二野人说他可以借给子平五万,利息算不算都行,期限是二年,因为他也要准备相亲订媳妇,这是他这次回来最主要的事,定不定下来媳妇他准备过段时候要去找那个拉他做药品生意的人去试试,说不定能有条新路呢。子平鼓励他说应该没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子林听着觉得子平现在真是不一样了。

    子平在家里呆了两天就要回大同了,他提出想让他娘和他一起去大同,他说大同部队医院经常聘请北京各大医院的专家来会诊,他想让她娘去检查理疗一段日子,家里人不知道子平娘的身体行不行,后来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建议从县城坐火车去,坐火车稳又慢,比较由人,子平娘说就在家里养着吧,过一天算一天,不愿意再让孩子们为她操劳分心。后来大伙好说呆说才劝说同意,子平那里有吃有住,条件方便,做个全面大检查理疗多好,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家里还盼着她长寿呢,家里大人常在,儿女们才能团聚,这样打劝才把子平娘同意先和子平过去看看。

    子林骑着摩托车到乡里给子平和素婵开具了证明信,又骑着摩托车一路颠簸着来到素婵娘家来,素婵爹一看子林是乡干部还是个乡领导,欢欢地把子林推上炕,非要留他吃了饭再走。素婵和子平说她爹是个势利眼,子平笑了笑没好意思说别的。子平告诉素婵他准备带娘亲去大同做个全面复检,从县城出发坐火车回大同。素婵想了想说还是一起回吧,她约定和子平一起到县城去坐火车返回大同。

    临行前子林给子安打了电话,让他提前买三张火车票,子安没想到子平会回来,早早买好票做了准备。等着子平和娘亲、素婵和她闺女来,上午十一点多,子安在汽车站接上她们,径直来到车站附近的饭馆里安排好便饭,子安给娘亲准备一堆吃食,给素婵闺女买了好多食品,两大提袋,火车是中午一点钟的,所以大家坐定边吃边聊,没想到亚娟一头撞进来,抱住子安娘的手臂显亲热,逗着素婵闺女的小手玩,她是在街上瞥见了子安娘和素婵的身影,跟过来的,一股劲地埋怨子安不把她当回事,害的子安娘连陪不是,亚娟悄悄地给子安娘塞了五百元钱,给了素婵小闺女二百元,搞的大家心里特别过意不去,因为亚娟人家和子安还没正式确立关系,就把自个不当外人,真是不好意思呀。素婵心里说话,这老李家什么德性,好闺女们都这么愿意往门上跑呢?

    因为火车赶点,大伙简单坐了一会儿,便进站检票上车,挥手告别子安和亚娟。

    送走他们,亚娟扯着子安的衣袖责怪子安太假了,竟然他娘亲、兄弟和素婵来县城都不告诉她,幸亏让她遇上了,要不让家里人以为她就是个小县民呢。子安说亚娟心思太多了,比林黛玉还多一窍呢,俩人取笑着返回到亚娟家里,亚娟父母正午休醒过来,见他俩回来了,便问吃了饭没?他俩说吃了,其实是没吃饱,光顾接送子平他们了。亚娟爸端着茶杯走出来,看着子安说:“真眼红你们年轻人呀,正如毛ZX说的,你们正是**点钟的太阳,我是老啰。”

    亚娟爸坐下来给子安讲他当年的经历,亚娟爸是老高中毕业,赶上了上山下乡当知识青年岁月,成了一名知青。他被分到河北省紧挨山西省的一个县所辖的农村里接受革命再教育,凭着一腔热血,准备在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一年中,除了冬夏有两次半个月的探家休假外,他们长年都不会离开下乡所在的村。每次探家时,到了自家门口,都会在门外把泪水擦干,走的时候说死也不想走。一年四季,新老知青们喝着村里中心场地的一坑麻黄水,这麻黄水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