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杜育林文集最新章节!

    2010年9月26日8时29分,重庆市巫溪县公安局政委郑昌祥和局长黄勇为为赶时间到市局开会,在奉节至云阳之间高速公路的隧道中不幸撞在一辆施工车上,造成政委死难,局长和司机受伤的惨状。噩耗传到巫溪大地,人们无不为之悲痛。

    追溯郑昌祥同志的一生,凡是了解他的人都深深的感觉到:他是一个好公安、好政委、好公仆,也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他为人诚恳,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任劳任愿出色的工作。用他战友的一句话说,他对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任务就是命令,他是处理疑难问题的高手。对家属、子女、工作伙伴一向严格要求,从不允许违背原则,但他却重情重义,正如一个朋友为他撰写的挽联所说的一样:“为国为民尽职尽责悲殒世,别亲别友留情留义英容宛在永世存。”郑昌祥同志走了,但他的英容笑貌、优秀品质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9月27日巫溪县人民法院高级法官、法制日报兼职记者陈传翠同志邀我一起到殡仪馆去悼念郑昌祥同志,并进行一些集中采访活动,本人正有此意,于是我们结伴而行来到殡仪馆。郑昌祥同志的灵柩安放在鲜花丛中,灵柩背景上的遗像和灵位上的遗像如夕日一样是一张和善的笑脸,仿佛没有悲伤,没有遗憾。可是,他却走了,走得很远很远——-为了缅怀和纪念这位优秀的人民警察,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寻找他过去的一些感人的事迹,以此来安慰亡灵奉献世人。

    郑昌祥是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女的好父亲、唯一的不是一个好哥哥

    1953年6月7日,郑昌祥出生在上磺镇西海村马家沟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接二连三生了四弟兄,他排行老大。勤劳的父母养育着四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1973年7月高中毕业的郑昌祥回到家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从小就勤劳勇敢,热爱劳动,很受父母和几个弟弟的喜爱。1974年2月至1976年12月在巫溪县外贸公司工作;1976年12月至1981年7月在黄阳乡供销合作社工作;1981年10月至1982年6月在蒲莲乡任公安员;1982年至1988年4月在看守所任民警,从此走上公安战线工作,从一个普通干警成长为一个正处级干部。其中,2001年8月至2006年7月任公安局副处级政委;2006年7月至今任正处级政委。在繁重的工作中,他并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父母,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回家看望年老体迈的父母,2001年5月为了方便尽孝,他将父母亲接到县城居住,父母想要什么他就买什么,从不吝啬,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孝子。2007年、2008年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郑昌祥送老归山尽到了应有的孝心。

    郑昌祥一生中最为享受的是贤惠的妻子没有职业,一生都作为守护他爱护他的全职“保姆”郑昌祥对妻子的爱也是一心一意,从没有越轨行为。妻子得知郑昌祥死难的噩耗,一声“郑昌祥”的嚎啕之后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窒息过去,在亲人们的及时呼救之中才得以苏醒过来

    郑昌祥一生中最为骄傲的是女儿和儿子都为他争光:女儿郑柳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重庆市公安局国保总队工作,2006年非常优秀的柳荣借调到了公安部工作,带职研究生学习。儿子郑荣光,2007年考取北京理工大学,明年大学就要毕业了,父亲一致要求儿子要读研究生,然后再参加工作。含着泪水守候在父亲灵柩旁的儿子哽哽咽咽地向他的父亲在天之灵表白也是向记者表白:我一定会尊重父亲的遗愿完成学业,以此来安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郑昌祥唯一对不起的是他的四弟老幺郑昌全了,记者采访在一旁闷闷不乐暗自神伤的老幺的时候却遭到了他的婉言谢绝。为什么呢?我们采访了众多了解熟悉郑昌祥的人,没一个人拒绝采访,没一个人不是怀着悲痛的心情诉说着他们对郑昌祥的看法和所见所闻。我们带着疑问找到几个知道内情的人才得知:当年,老幺当兵立了二等功退伍回乡,按政策应安排工作,弟弟找到在公安局工作的大哥想安排在公安部门工作,却被大哥谢绝了,弟弟不得已在供销社工作了,但后来供销社又解了体,弟弟下了岗,本来只要哥哥打个招呼,弟弟也可以转个行调个单位啊!可是哥哥就是没帮这个忙。弟弟只好外出打工,现在在浙江某地开火锅店。难道郑昌祥是一个六亲不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吗?非也,老二、老三都在农村,哪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乐于排忧解难,只要不姓公,不占公家的便宜,他自己的屎库儿脱掉别人穿都可以。他就是这样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郑昌祥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领导的好助手、部下的好战友。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任劳任愿出色的工作,追溯他的感人事迹,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潸然泪下。翻开他历次受奖的荣誉证书,虽然并不显赫,但让人感到实在:1988年至2004年获得各种奖励表彰20多次(1988年3月5日县公安局给予嘉奖;1991年2月11日县公安局给予嘉奖;1992年2月20日县公安局给予嘉奖;1992年12月31日公安局党委授予年度先进个人奖;1993年4月30日巫溪县人民政府授予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中成绩显著先进个人奖;2003年10月28日县委县府授予其非典防止工作先进个人;1994年4月8日县委县府授予其1993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1994年7月1日巫溪县委授予其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6月公安局党委授予其1993年度先进个人;1995年1月4日在尖山派出所工作时荣获四川省公安厅授予的三等浆;1995年6月10日局党委给予嘉奖;1997年1月23日县公安局给予嘉奖;1997年12月19日县公安局给予嘉奖;2000年2月29日县人民政府授予其1999年度消防工作成绩显著先进个人;2000年2月县委授予其1999年度优秀公仆;2001年4月16日荣获2000年度消防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2月县委县府授予其2003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04年7月县委县府授予其“十佳公仆”);后来历次评选先进,他都谦让,他说:“要多鼓励年轻同志们啊!我50多岁了,早该退居二线了,我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我这个政委都应该退下来了。”郑昌祥今年6月就进入58岁的年龄了,可他老当益壮,没能离开政委的工作岗位,这是全重庆市都少有的德高望重的老政委了。因为县委、县府需要他,公安局需要他,人民群众需要他呀!

    为了寻找到更多了解郑昌祥的采访对象,我与陈法官索性呆在殡仪馆守株待兔。我们看到,闻讯赶来吊唁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络绎不绝,花圈、挽联堆满了大厅的四周,一种悲壮的气氛笼罩其中。好多好多困难的群众闻讯赶来哭着给他送行。众多前来参加吊唁的人们都喊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祥哥啊!好人,你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你!

    我们看到公安局老政工干部陆某,只见他两眼发红,十分悲痛的样子,找到机会与他攀谈起来,他说:郑政委是个难得的好人,我们干警很少叫他政委,一般都叫他祥哥。祥哥工作象一条牛,他是个硬汉字,说话做事都很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他数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多年来他分管队伍建设和政工工作,要求很严格,但从来不整人,始终坚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宽严结合的办法对人对事。我们干警没有哪一个不服他,没有哪一个不敬佩他。他工作没日没夜,任务就是命令,他“5加2”、“白加黑”的工作,既当指挥员,更是战斗员,疑难问题,艰苦的工作,从不推委,总是一马当先,只要有祥哥在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因此,他是我们局里出名的解难高手。我们的祥哥啊!他走早了,还有好多工作需要他去做啊!

    老警官杨照轩哭诉着说:我的这条命都是祥哥给我检回来的,2005年5月份,我在城厢一所工作,当时生病,在县医院治疗,医院检查后建议我立即转院到重庆抢救,否则,生命有危险,祥哥知道后亲自找到医院院长帮我安排救护车及时转院治疗,我的第二次生命是祥哥给我的呀!老杨还说:祥哥是个热心肠人,当年(1982年6月--1988年4月)在看守所做秘书工作,他心系犯人,为犯人创办了新岸报,意在唤醒被关押的犯人早日觉醒,回头是岸,重新做人。祥哥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平安做了大量的工作,历史不能忘记他呀!记得前几年凤凰镇有个老上访户张有定,他的房子被一群无聊的小孩在家里玩耍把房子烧了,上访多年没人下深水解决,祥哥知道后,主动三番五次召集小孩子们的家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划分了责任,一共赔偿了老张3万多元,并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