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英雄长剑女儿情最新章节!

/>
    “我说老弟应该有过目不忘之才,是认为那幅‘秋水芙蓉图’,虽然不在手边,但你可能还清清楚楚记得图上一切。”

    司马白略一回想,点头答道:

    “大致上有点轮廓,但太精细的所在,或许难免有所忽略?”

    鲍恩仁道:

    “我记得老弟当初在赏鉴‘秋水芙蓉图’时,曾眼光独到地,发现了不少特点”

    司马白对于此事,确实尚记忆如新地,接口扬眉笑道:

    “我发现了三大特点,但不知鲍兄如今要特别提出的,是那一点呢?”

    鲍恩仁对当时情况,也记得相当清楚,微微一笑说道:

    “是第二点,老弟当时发现图上只有一朵赤红苞蕾,其余七十一朵或系盛开,或系含苞的花儿,则全是白色。”

    司马白似乎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目注鲍恩仁道:

    “鲍兄认为此事与宝物有关,如今想在池中寻找这朵红色苞蕾?”

    鲍恩仁方一点头,司马白却扫他之兴,摇头一叹说道:

    “鲍兄这种想法,虽或不无道理,但却行不通了”

    说至此处,伸手一指四外又道:

    “鲍兄请看,满池芙蓉,既因时移事毕,由七十二朵有限之数,增为数百朵之多,自然红白相间,不像当初众白一红,目标显著,可以一索即得”

    鲍恩仁不等司马白话完便满面含笑地,接口说道:

    “怎么行不通呢?我们大可放弃白花,把满地红色芙蓉,都一朵一朵的仔细勘察一遍。”

    司马白道:

    “花在河池中央,四外又都是些亭亭翠叶”

    鲍恩仁大笑道:

    “司马老弟怎么突然如此偷懒起来,慢说以你那身高绝修为,就是我老偷儿这点轻功,也可以踏叶行波,甚至登萍渡水,不曾溺身在这河池之内”

    语音顿处,目光一扫,又指着那片荷池,扬眉说道:

    “池虽不小,花数也多,但若你我二人,分头勘察,也要不了太久时间,便可把每朵红花,看一遍了。”

    司马白听他这样说法,遂点了点头,向鲍恩仁含笑说道:

    “好,鲍兄既有此意我们便一东一西,分头察看也好”司马白说至此,突然发现面前地上的一片枯黄落叶,略微动了一动。

    他“咦”了一声,向鲍恩仁问道:

    “鲍兄,此时有风无风?”

    鲍恩仁虽不懂司马白何以突有此问?仍指着河池,应声答道:

    “老弟请看,满池亭亭翠叶,无一摇摆,那里有甚风来?”

    司马白道:

    “我也觉得无风,但地上这片枯黄落叶,却怎会突然动了一下?”

    他一面说话,一面便弯腰伸手,准备把那片枯黄落叶拾起。

    鲍恩仁老于江湖,对于各种事物的警戒性,自然稍高,见状摇手止住司马白道:

    “老弟慢点”

    司马白方自一怔,鲍恩仁已折了一段竹枝,挑起地上落叶。

    司马白笑道:

    “鲍兄这样小心则甚?难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样一片小小枯叶之下,也会有甚”

    他的语音到“也会有甚”而断,因为枯叶被鲍恩仁用竹枝挑起之后,叶下果然有件既在鲍恩仁意料之中,却也出他意料之外的小小东西。

    那是一只长才寸许,但却尾钩高竖,神态狞恶的小小蝎子!

    鲍恩仁既如此慎重,则叶下有蝎,当然是在他意料之中,为何又说出他意料之外呢?

    奥秘在于尾钩!

    鲍恩仁认为既然叶下藏蝎,则这只蝎子尾钩,应该与“蔡家祠堂”中,曾螫了司马白一下的毒蝎相同,定是赤红色泽!

    但枯叶一去,小蝎竖起尾钩,满地团团乱转,使人可以看清,尾钩竟属墨黑?!

    这一下,鲍恩仁傻了眼了,目注黑钩小蝎,口中喃喃自语道:

    “红钩是‘天蝎神君’,黄钩是‘天蝎童子’,蓝钩是‘天蝎尼姑’,白钩是‘天蝎秀才’,如今又出了黑钩毒蝎,这这是何人所养之物?”

    司马白一旁答道:

    “是柳明珠!”

    鲍恩仁一时未听清,便“呀”了一声,接口笑道:

    “就是老弟朝思暮念,把她想煞,对她爱煞的那位柳姑娘么?”

    司马白苦笑道:

    “我所想念的,是柳还珠,这只黑钩毒蝎的主人,是柳明珠!”

    他因火焚“无怀小筑”之事,对柳明珠十分痛恨,故而提起这三个字儿,火气便来,觑准地上那只正在竖起尾钩,发威乱转的小小毒蝎,扬手便是一掌,隔空劈出!

    司马白怒恨之下,虽然杀鸡不必牛刀,这一掌未出全力,但也凝聚了七八成功劲!

    罡风锐啸“呼”的一声,地上草叶四飞,连土地都被击出了个小坑!

    鲍恩仁认为那只黑钩小蝎,必已为罡风动气撞压得成为蝎酱!

    谁知事太奇怪,那只小蝎居然承受得起如此沉重一击,毫无所伤,只不过吓得六足如飞,赶紧逃入大堆枯叶落枝之中,藏匿不见!

    司马白钢牙一咬,向鲍恩仁压低语音悄然说道:

    “鲍兄,少时倘若柳明珠在此出现,你要尽力设法,助我把她生擒”

    鲍恩仁有点奇怪,正待问故,司马白已把其中一切,向他详述一遍,苦笑又道:

    “鲍兄请想,葛心仁老人家青海归来,‘无怀小筑’竟化劫灰,我若不设法生擒柳明珠,却怎样向葛老人家交代?”

    鲍恩仁双眉微蹙,一面向司马白连连点头,一面却心中暗忖

    他所忖度是江湖之大,真无奇不有“红黄蓝白”以外,居然又出了“黑钩毒蝎”?

    呼!

    忖度未毕,这“芙蓉园”内,起了一阵飕飕的阴风!

    唐代诗人杜牧所咏:“秋尽江南草未凋”之句,可见江南地气之灵,得天之厚!

    尤其这“落雁坳”的“芙蓉园”中,似乎特别温暖,虽是冬季,满地芙蓉,仍有花有叶,并未尽凋,在这等环境中,那阵冷冷的阴风,便来得越发有点更显突然!

    司马白与鲍恩仁的第一个意念,便因曾见“黑钩”毒蝎,怀疑这阵突如其来的阴风,是出自人为?

    但他们瞩目四顾,却在目光所及之处,并未发现任何藏人迹象。

    司马白低低“咦”了一声,剑眉微蹙,向鲍恩仁说道:

    “鲍兄,这阵寒风,似乎是突如其来,有点古怪?”

    鲍恩仁笑道:

    “虽是突然而来,但也不一定准有古怪,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莫去理它,还是踏叶行波,一东一西,分头把池中所有的红色花儿,都细细勘查一遍!”

    司马白道:

    “小弟谨遵鲍兄之命,但‘天有不测风云’的下一句,是‘人有旦夕祸福’,我们若是有‘福’,或许能有预期收获,否则,池中必生古怪,有‘祸’临头,也说不定?”

    鲍恩仁笑了一笑,正待接口,司马白剑眉轩处,忽又说道:

    “我司马白与鲍兄,谁也不是怕事之人,俗谚有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分头开始,有什么躲躲藏藏遮遮掩掩见不得人的山精海怪,希望它们展尽能为,一齐出现!”

    语落,人飘,叶已一式“野鹤孤飞”纵落在池中一片荷叶之上。

    鲍恩仁所有武技中,最擅长的,就是轻功,他一面与司马白同时飘身,一面笑道:

    “司马老弟,我们如今落足之处是荷池中央,你往东走,我往西走,搜遍池中红花,再来此处聚合,看看可有甚么意料之中的特殊收获?”

    司马白点了点头,立即向东举步。

    他不知道鲍恩仁所谓意料中的宝物,究竟是甚么东西?

    故而只得遵从鲍恩仁所嘱,每见一朵红色荷花,便到花旁仔细看看。

    但看来看去,除了觉得荷花绝美,正如宋儒周敦颐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中外通直,不蔓不支,香远益清,亭亭静立”而外,根本看不出与江湖人物眼中的“宝物”二字,有何关系?

    因无所得,行动遂快,不消多久,已把东半池的红色荷花看完,回到了荷池中央。

    鲍恩仁恰好也和他先后抵达,回到原地,目注司马白道:

    “司马老弟,你可有什么发现?”

    司马白两手一摊道:

    “小弟一双浊眼,除了领悟些‘花中君子’的清雅风神,根本毫无所得,鲍兄的法眼如何?”

    鲍恩仁苦笑道:

    “我是福薄之人,没有深厚办法,但”

    司马白见他话未说完,便沉吟住口,不禁心中微诧问道:

    “鲍兄为何欲言又止?”

    鲍恩仁笑道:

    “但我们有的是时间,老弟若不嫌烦,何妨交换一下,你往西走,我往东走,看看适才彼此勘察时,有无遣漏之处?”

    司马白知晓鲍恩仁是怕自己心粗有失,自然只得点头,重又向西半池细加察看。

    说来奇妙,鲍恩仁重行勘察司马白所看过东半池,仍无所得,但司马白却在鲍思仁所看过的西半池中,有了发现。

    鲍恩仁因仿佛怕自己料错,搜遍荷池,竟无所得,正有点心内怏怏之际,忽然听得司马白在西池喊道:

    “鲍兄,你来”

    鲍恩仁足点荷叶,一式“紫燕凌波”飘出数丈,到了司马白的身边,讶然问道:

    “老弟有发现么?想不到我还一向自诩精细,今日竟自己有了遣漏?”

    司马白伸手一指道:

    “鲍兄请看!”

    鲍恩仁目光注处,方知司马白所指,并非红色苞蕾,而是微微低于水面的一根无花无叶残茎。

    他看了一眼,目注司马白道:

    “老弟以为这残茎之上,是朵红色苞蕾,我们来迟一步,叶已被人折去?”

    司马白道:

    “茎上是花?是叶?是白花?抑是红花?均不得而知,我只觉得这残茎断处,太以齐整,若是为风吹折,不应如此,倘系被人用刀剑等物,削断取走,则其中必有玄虚,值得研究的了!”

    鲍恩仁听得连连点头,满面欣慰神色,向司马白含笑说道:

    “老弟看得清而想得深,精进如此,委实难得,这种经验见识,已比任何实物,来得更有价值这”他一面说话,一面微俯身形,把右手往池水之中伸去。

    司马白笑道:

    “是花是叶,已被人抢了先手,鲍兄还去取那一段残茎则甚?”

    鲍恩仁道:

    “我是求证”

    话犹未毕,已从池水中,拉出一根七八尺长的笔直之物。

    花茎叶茎,均不会笔直,故而司马白一眼看出,那一件东西,像是深插池泥的一根铁棍。

    鲍恩仁因立身叶上,必须提气凝功,多有不便,何况手中又加了重物,遂向司马白说道:

    “老弟,事情有蹊跷了,我们上岸研究”

    人随声起,飘然离地,纵回岸上。

    司马白自己也随同行动,身在空中,便对鲍恩仁问道:

    “鲍兄,你手中像是一根铁棍?”

    鲍恩仁苦笑道:

    “是根中空铁棍,但口上尚有螺,老弟明白此物用处了吧!”

    这时,人已上岸,鲍恩仁遂把那根湿淋淋的铁棍,向司马白送去。

    司马白接过一看,果如其言,遂向鲍恩仁含笑问道:

    “鲍兄当非认为这中空铁棍以内,藏有甚么宝物?”

    鲍恩仁叹道:

    “铁棍显系特制,深插池泥,更非偶然,我如今且做一椿大胆假设,离题不会远了。”

    司马白道:

    “愿闻鲍兄高见!”

    鲍恩仁道:

    “我认为棍中所藏,是柄宝剑”

    司马白向铁棍的空隙中,看了一眼,目内异芒突闪,点头笑道:

    “鲍兄想得可能接近事实,因铁棍空隙,属于狭扁,正是剑身形状!”

    鲍恩仁继续说道:

    “螺旋以上,乃是剑柄,但柄外经过精细特别伪装,看来只是池中一朵红色苞蕾。”

    司马白道:

    “鲍兄似乎越说越接近事实,你认为这是柄甚么剑呢?”

    鲍恩仁应声答道:

    “假如当真是剑,我可以肯定推断,是那柄曾为‘水月大会’标的,被称为当世第一利器的‘秋水芙蓉’!”

    司马白觉得藏剑之处,既载于“秋水芙蓉图”上,而江小秋赠图之际,又曾声称这是她传家至宝,便知鲍恩仁猜得极有道理,多半接近事实

    他剑眉轩处,向鲍恩仁笑道:

    “鲍兄析理高明,我来为你求证一下。”

    这句话儿,到使鲍恩仁吃了一惊,看着司马白,诧声问道:

    “司马老弟能求证么?你用甚么方法?”

    司马白道:

    “应该可以,因为我刚才看这铁棍空隙形状时,曾发现棍中并非完全中空还藏有一根什么极为细小之物?”

    这话完全出于鲍恩仁意料以外,他刚“哦”了一声,司马白业已设法把棍中之物取出。

    但一经取出,司马白便有点失望,因为那只是一段细细竹枝。

    鲍恩仁一看司马白的脸色,便失笑叫道:

    “老弟不要失望,竹枝之上,多半有人镌字,这是留书水中,不会毁损的最好办法。”

    司马白注目细看,果见竹枝之上,镌有字迹

    但字迹十分简单,只有“月白风清”四字。

    司马白把竹枝递与鲍恩仁,面含苦笑地,皱眉说道:

    “鲍兄,无法求证的了,这‘月白风情’四字,我不懂代表了甚么意义?”

    鲍恩仁接过竹枝细看,果然除了那莫名奇妙的“月白风情”之外,别无其他字迹。

    司马白道:

    “鲍兄,你江湖老到。推理精深”

    鲍恩仁急忙向司马白连连摇手,截断他的话头,苦笑说道:

    “司马老弟莫给我高帽子戴,我根本弄不清楚这‘月白风清’四字”

    说至此处,突然“咦”了一声,向司马白看了一眼笑道:

    “老弟不是为了应付金面赤衣人的第二阵‘内力玄功之战’,想在这颇为清静的‘芙蓉园’中,行行吐纳、用用功么?既有此意,不妨去到那只石舫之上,静坐入定,调气凝神,我在舫外,为你护法,等到晚间月白风清之际,看看可有甚么异动?或是触景生情,有甚妙悟?”

    司马白此时心中,有情,有怒,有恨,却并无甚么“秋水芙蓉剑”被他人捷足取去的得失之心!

    是情提起柳还珠,勾动他缅怀风神,伊人何在的无限相思

    怒是在那金面赤衣人的手下,受尽侮辱,碰了太大钉子,立意好好准备,在第二阵“内力玄功之战”上,略挽颜面

    恨是看见“黑钩毒蝎”想起火焚“无怀小筑”之事,意欲生擒柳明珠,才好对“瞽目天医”葛心仁老人家有所交待

    情能撩人,怒能恼人,恨能损人,唯一能把这些撩人、恼人、损人情绪,暂时抛开的方法,便是来个调气凝神,静坐行动,返虚入浑,物我两忘!

    故而,鲍恩仁才一提议,司马白便立表赞成,举步向那石舫走去。

    石舫分为上下两层,原本大概是园主眺景饮宴之用,如今因“芙蓉园”荒废已久,这石舫上自也乏人打扫,蛛网尘积。

    司马白走到石舫上层,选张矮榻,略为拂拭尘灰,便盘膝坐了下来,调匀一口真气,缓缓周游九宫雷府,奇经八脉之间。

    内家上乘妙诀,果非寻常,起初他还有点离念纷纭一心难静,但未稍多久,脸上已布满一片湛然宝光,百虑齐触,神与天会!

    他在石舫的上层矮榻上,静坐用功,鲍恩仁却在石舫下层,倚栏想事。

    鲍恩仁想的是甚么事呢?答案仍然是那仿佛含有无限玄机的“月白风清”四字!

    他对司马白推称难解玄机之意,是要司马白尽屏思虑,好好用功。

    其实,这位江湖经验极丰,心思极细的盖代神偷,早就觉得池中藏剑之事,已有可以推敲的蛛丝马迹!

    江涵秋父女既然藏放传家至宝“秋水芙蓉剑”之处,绘为“秋水芙蓉”秘图,可见得绝未告诉第三人,否则,这卷秘图,还有甚么价值?

    如今,其中果然似有藏剑之处,但剑已失去,则取剑之人的身份,并不难以推断!

    只有两种可能,不是当初藏剑之人,便是如今拥有“秋水芙蓉图”而参透图中机微之人,二者必居其一!

    当初藏剑之人,是江涵秋,江小秋父女,江涵秋既在“水月大会”时,惨死于“天蝎童子”手下,便只乘下了江小秋姑娘。

    如今拥有“秋水芙蓉图”之人,则是“小气鲁班”吴大器。

    经鲍恩仁这一分析判断,似乎取去“秋水芙蓉剑”者,不是江小秋,便是吴大器。

    不然,其中尚有变化!

    万一,有人黑吃黑,或吴大器酒醉情迷,又把“秋水芙蓉图”遗失,落入第三人之手,则这第三人身,便毫无线索,决非鲍恩仁仅凭经验才智,所能捉摸!

    在这江小秋,吴大器,以及可能有,又可能没有的“第三人”间,有没有彼相相关,可以贯通串连的线索呢?

    有,那就是“月白风清”四字。

    如今,鲍恩仁在石舫下层,把玩着从泥中拔起的那根藏剑铁棍,倚栏深思的,就是想这“月白风清”四字,究竟与江小秋有关?与吴大器有涉?抑或另有一位对这四个字儿关系密切的“第三人”

    若能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万般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冥心窍想之下,居然被鲍恩仁从漫天云雾中,想出了一线曙光!

    不过,这似乎是种合理而不可能之事

    天下事,只要合理,便应该可能,怎么合理而不能呢?

    妙就妙在此处,鲍恩仁脑中所突然闪现的一线曙光,是他想起了两句诗儿。

    那是吴大器在旅邸中盗走“寒犀匕”、“追魂双绝鲁斑筒”、“秋水芙蓉图”等三宝之后,所留写桌上,被司马白发现的“风清月白鼋头渚,有人怀璧欲沉江”

    吴大器诗中有“风清月白”之语,而留在手中藏剑铁棍以内的细细竹枝之上,也镌有“月白风清”字样。

    看来抢先下手,取走“秋水芙蓉剑”的,似是吴大器了?

    但吴大器不可能

    一来,吴大器在“温柔乡”妓院留书,邀约自己等来此相会,必然不会故意抢先下手,把玩笑开得太以过分。

    二来,吴大器分明盗宝之后,并未远飙,踪迹就在自己左近,他既知司马白仗义挥金,为小凤仙赎身等情,也不可能再有恩将仇报的不太友好举措。

    三来,在池中踏叶行波,不动声色地,取走“秋水芙蓉剑”之举,需要相当功力,鲍恩仁深知吴大器的轻功,逊己尚远,他没有这等火候。

    但吴大器虽不可能,却从他身上引出“第三人”

    所谓的“第三人”便是在当世武林中,有顶尖身分的“陆地游仙”霍去尘。

    吴大器“风清月白”之诗,便是为了霍去尘所留,他所盗走的“秋水芙蓉图”自也可能曾给霍去尘过目。

    于是,霍去尘便有了三大可能

    第一、霍去尘功力盖世,从池中踏叶行波,不动声色地取走“秋水芙蓉剑”在他说来,真是轻而易举,小事一椿。

    第二、“月白风清”四字,便由霍去尘身上而起,则藏剑铁棍中的枝上留字,自然可能便是这位“陆地游仙”所为。

    第三、霍去尘有取剑动机,他在灶头形状的江边矶石之上,把内藏“七巧真轻”的“七巧玉”送给司马白,司马白却就在原地,转送给“雪魂仙子”花寒玉,霍去尘虽无法阻止,但心中必盛震怒,他可能取走“秋水芙蓉剑”对司马白表示惩罚!

    有此三大可能“陆地游仙”霍去尘似可被判定为取走“秋水芙蓉剑”之人了。

    不,他虽是各种条件适合的最为可能之人,却也是最不可能之人!

    因为,司马白不单目睹他沉江自绝,还沿途追杀,费尽心力!只证明霍去尘坠江以后,并为江猪江鱼等凶恶之物所伤,捞起他所著的一件血衣,证明这位“陆地游仙”已告羽化,在武林中从此消失!

    吴大器是既不够格,也无动机。

    霍去尘则既有资格,也有动机,却因人已早死,根本毫无可能。

    江小秋虽知藏剑之处,却与“月白风清”四字,丝毫沾不上边。

    原藏剑的第一人江小秋,不可能,拥有“秋水芙蓉图”的第二人吴大器,也不可能,可能看过“秋水芙蓉图”的第三人霍去尘,更不可能!

    有可能的三个人,都不可能,其他没有可能的人,更不用说。

    鲍恩仁倚栏沉思,起初是越想越觉分明,后来是越想越胡涂,想到末了,反而成了一片空白!

    咦!

    鲍恩仁想得紊乱不堪的神思,陡然一扫而空,心中立刻紧张起来!

    这阴风惨惨,鬼气森森的“芙蓉图”中,除了司马白、鲍恩仁之外,居然出现了第三人。

    普通的第三人,只会使鲍恩仁奇怪,不会使这身经百战,见识不少大大小小场面的盖世神偷为之紧张。

    但这第三人有点特别,才一露面,便使鲍恩仁心中一紧!

    那是一个脸上带着金色面具,身上穿着一件赤红长衫之人。

    这副装束,应该是“天蝎四凶”中“天蝎神君”蔡昌。

    但同样以这副装束,在“蔡家祠堂”中,与司马白比剑,使司马白大大受了一次教训之人,却又分明不是“天蝎神君”蔡昌。

    如今“芙蓉图”内,也出现了个金面赤衣的同样束装之人,他到底是不是蔡昌呢?

    照说,彼此未交一语,也未动手,鲍恩仁应该无法辨认。

    但鲍恩仁认出来了,由于他看见金面赤衣人后,心中立觉一紧之上,便可猜出来人正是当世武林中的著名凶邪之一“天蝎神君”蔡昌!

    鲍恩仁何以认辨得出之故,在于金面人所着的那件赤红长衫!

    上次在“蔡家祠堂”中,与司马白比剑的金面人,穿的虽然也是件赤红长衫,却是一色金红,并无其他花样。

    如今这金面人所着赤红长衫之上,却有七朵大小不一的绣花。

    远看,是绣花,近看,却是活花!

    其实,那不是花,那是七只大小不一的赤钩毒蝎,爬在这金面人所着的赤红长衫之上。

    有了这七只活招牌,鲍恩仁算再笨,也一眼便即认出来人是凶辣无比的“天蝎神君”蔡昌,心中才陡的一紧!

    一紧之后,跟着又是一奇?

    一紧的情绪,感自第三人,一奇的情绪,却感自第四人

    第四人?第四人是谁?

    乖乖,今夜这“芙蓉园”中,够热闹了,也够希奇了,那第四个出现的,居然又是位金面赤衣之人!

    第二位金面赤衣之人,是在第一位金面赤衣人对面的草树丛中,摇摇摆摆走出。

    那身上那件赤衣,虽然一色全红,但眼力锐利的鲍恩仁却已看出,不是在“蔡家祠堂”中,与司马白互相比剑之人。

    分别在于他身材不够高,比“天蝎神君”蔡昌,已矮了约莫半个头,比与司马白比剑的金面赤衣人,恐怕足足要矮上一个头的高度。

    鲍恩仁看得暗暗称奇,心想司马白遭遇复杂,困难太多,这一路必然好戏连场,热闹已极!

    此刻,他只惊奇而不紧张了,索性悄缩身,退进石舫下层的暗影之中,静看这二位金面赤衣人的来意如何?以及两人之间,是和谐?抑起争斗?

    第二位金面赤衣人,才一出现,第一位金面赤衣人便愕然止步,所着赤红长袍之上,并立起抖颤!

    长袍抖颤原因,不外两者,一是害怕,一是心中愤怒!

    以“天蝎神君”蔡昌的名头身份,他不会害怕任何人,身上长衫颤抖之故,自然显系怒极!

    怒极而抖,跟着便有动作,他把长衫下摆上所爬七只毒蝎中的最大一只,抖得“呼”的一声,凌空飞起!

    毒蝎既已离衣而飞,自然是扑向那不知姓名来历的第二金面赤衣人。

    怪事来了,那从蔡昌身上飞起,七只毒蝎中的最大一只毒蝎,于扑到距离第二金面赤衣人三尺左右之时,居然凌空自落“拍”的一声,掉在地上,并似遇见克星,不敢向前,心胆皆裂地,凶势立敛,畏畏缩缩,一步一步地,爬了回去。

    “天蝎四凶”除了内外功力,均属一流以外,所豢毒蝎,也以通灵凶恶,威震江湖,并各将自豢毒蝎尾钩,染成“红、黄、蓝、白”以分门户!

    蔡昌横行多年,绿林中闻名丧胆,谁知今夜在“芙蓉园”中居然不单有人敢与他扮成同一形象,连他所豢毒蝎,也会惧怕对方,替他丢脸憋气!

    毒蝎在空中一落,蔡昌所穿红袍,便抖得越发剧烈

    等到毒蝎爬回,他右足一举,便把那只丢了他脸面的那只赤钩巨蝎,活生生跺成蝎泥!

    足下猛跺,口中也怒“哼”一声,赤红长衫上共余六只或大或小毒蝎,便一齐离衣飞起!

    这回,这六只或大或小的毒蝎,倒绝未替它们的主人“天蝎神君”蔡昌丢脸!

    它们不像第一只毒蝎那般中途丧胆坠地,竟一齐扑上第二金面人所着的赤红长衫。

    但它们虽然上身却未逞凶威,一齐静蛰不动,似乎变成第二金面人所着赤红长衫上的六朵奇异绣花!

    蔡昌见状,知道不妙,立刻举步向前!

    就在他举步之际,第二金面人所着赤红长衫襟底,也爬出了一只毒蝎!

    这只毒蝎不大,长才寸许,尾钩色属墨黑,似乎就是挨了司马白一记内家劈空重掌,匆匆逃去那只!

    “黑钩小蝎”才一出现,第二金面人着赤红长衣上所蛰伏的六只“赤钩毒蝎”竟一起纷纷坠地,僵直不动,似己死去!

    蔡昌本已举步向前,似已怒极,要与第二金面人交手!

    但忽见“黑钩小蝎”出现,对自己所豢“赤钩毒蝎”似有极大克制能力,不禁止步一怔?!

    一怔之下,这位凶名颇大的“天蝎神君”居然顿足飞身,来了个不战而退,隐入了“芙蓉园”夜色初沉的密密草树以内!

    第二金面赤衣人,遥向司马白、鲍恩仁所处的石舫,看了一眼,随即飘身,向“天蝎神君”蔡昌所隐没的方向追去。

    转眼之间“芙蓉园”重归寂静!

    蟾魄初出东山,虽未全圆,清光颇朗“芙蓉园”中树木,因系斜照,投影极长,看来甚具幽趣,但也颇似无数张牙舞扑,意欲攫人的狰狞鬼怪。

    鲍恩仁独坐石舫下层的暗影之中,心想若以那只“黑钩小蝎”而论,则第二金面赤衣人,岂不就是司马白对她痛恨已极,要求自己帮他加以生擒,好对“瞽目天医”葛心仁交待“无怀小筑”被火焚毁之事的柳明珠么?

    但柳明珠小小年纪,姿质再好,修为终欠火候,怎么可能使凶名恶着的“天蝎神君”蔡昌,才一看见那只“黑钩小蝎”便吓得顿足飞身,不战而退?

    柳明珠?似不可能,但若不是柳明珠,那第二金面赤衣人,又是谁呢?

    鲍恩仁想不通了

    他有点哑然苦笑,暗笑自己素诩见闻广阔,在当世武林中,识人极多,料事度情,每有微中,但对最近所发生的事儿,所遇着的人儿,所见到的物儿,都往往莫名奇妙,如坠五里雾中!

    好,等吧,等到“天蝎神君”蔡昌,或那去追蔡昌的第二金面衣人转来,这椿疑团,总不致于没有机会打破!

    半转星横,蟾魄西沉!

    鲍恩仁竟等了整整一夜,这分明多事的“芙蓉园”中,居然安安静静,绝未再生事故。

    安静终于打破,而打破这片安静之人,竟是司马白!

    蟾魄西沉之后,东方刚吐出那么一点鱼肚曙色之际,司马白突在石舫上层,发出一怒吼!这时,鲍恩仁经过沉思,想得头昏脑胀,而毫无结果后,也在静坐,调息吐纳。

    龙虎方调,神天未会,石舫上层陡然传下这声霹雳般的怒吼,着实把鲍恩仁吓了一跳!

    他身形一长一穿,便到了石舫上层,向司马白愕然问道:

    “司马老弟,你用功方毕,应该神归紫府,气纳丹田,六脉平和,天君顺畅,怎会突然如此震怒?”

    司马白俊脸之上,泛起一片惭色,向鲍恩仁苦笑说道:

    “鲍兄教训得是,但那金面赤衣人,在‘蔡家祠堂’中,对我折辱太甚,一见此人,我就忍不住心头火起”

    鲍恩仁不等司马白再往下讲,便“咦”了一声,皱眉接道:

    “老弟是在何时?暨何处?又见着那金面赤衣人了?”

    司马白微伸右手,向右舫窗外,指了一指,双挑剑眉答道:

    “就是适才,就在此处,小弟一遍功行作罢,入定方回,才一睁眼,便看见窗外露出那张使我旦夕难忘的可厌的金面!”

    这番话儿,使鲍恩仁听在耳中,几乎有点难以相信?

    因为自己坐在石舫下层,就在静等两位金面赤衣人之一,转回“芙蓉园”以期揭开谜底,那有金面赤衣人已来,而自己竟毫未发觉之理?

    尤其,他自己是为司马白护法,居然业已有人到了石舫上层,仍无觉察,万一对方心怀歹意,下甚辣手,却怎样对司马白交代?

    司马白一看鲍恩仁脸上神色,便知他有点不信自己之言,遂苦笑说道:

    “鲍兄若是不信,不妨到窗外看看,也许那金面赤衣人,去尚未远,或是留下些尚可勘察出来的蛛丝马迹?”

    他的话儿方了,鲍恩仁已如一缕轻烟般,闪出了石舫窗外。

    司马白并未料错,窗外虽已空园寂寂,不见人踪,但窗台之上,果然留下足证有人来过痕迹。

    积尘被人拂去一片,在窗台上留下了彷佛是用指甲划出的“风清月白”四字。

    这四个字儿,真使鲍恩仁看傻了眼,长叹一声,喃喃自语说道:

    “唉!月白风清、风清月白,到底是谁在搞这些风月无边花样?弄得我扑朔迷离,心中一片胡涂,脑内不清不白!”

    司马白不曾听清他这些自言自语,在石舫之中,发话问道:

    “鲍兄,你在咕里咕噜,自言自语地,说些甚么?”

    鲍恩仁一面回到石舫上层,一面又突从不清不白之中,有所顿悟地,目光一亮说道:

    “我明白了,是有三个”

    他明白了,司马白却胡涂起来,看着鲍恩仁,诧声问道:

    “鲍兄明白甚么?你所谓的‘是有三个’,却属何意?”

    鲍恩仁道:

    “是有三个金面赤衣人!”

    这答案自使司马白听得更为愕然,目中神光注在鲍恩仁脸上问道:

    “鲍兄,一个金面赤衣人,已使我十分头痛,怎又会有三个?”

    鲍恩仁接口道:

    “当然是有三个,不然我怎么看见两个金面赤衣人在园中打架,而又有一个金面赤衣人,藏在石舫上层窗外,悄悄看你静坐练气?”

    话完,便把自己在石舫的下层,亲眼目睹有两个金面赤衣人,先后在“芙蓉园”中出现情况,对司马白说了一遍。

    司马白听得方把一双俊目,瞪得大大之际,鲍恩仁又道:

    “司马老弟不妨与我一同前去看看,地上尚有六只‘赤钩毒蝎’遗尸,和一滩蝎酱,足以证明我所说全是实言,绝非梦呓!”

    本来,司马白对于鲍恩仁的话儿,应该完全相信,毫不怀疑,但因事太离奇,遂当真与鲍恩仁一同走向他所见两个金面赤衣人相斗之处察看?

    果然,鲍恩仁说得丝毫不差,地上有一滩被踩扁的蝎酱,和六只大小不一,但均已僵直死去毒蝎。

    而每只毒蝎的尾部,均被漆成赤红色泽,看去益发可怖!

    司马白凝视这些毒蝎遗尸有顷,双蹙剑眉,向鲍恩仁问道:

    “鲍兄,脸戴金色面具,身穿赤红长衣的蒙面人,究有几个?”

    鲍恩仁道:

    “在此互相争斗的,已有两个,还有一个藏在石舫窗外,偷看老弟用功,应该共是三个。”

    司马白取出上有六个小孔的青钢长剑,看了一眼,挑眉说道:

    “还有在‘蔡家祠堂’中,曾使小弟接受严重教训并留下这柄‘六孔残剑’作为纪念品的那一个呢?”

    鲍恩仁不加思索地,在司马白话完之后,立即应声道:

    “应该仍是三个,据我推想,不会再有第四个了!”

    司马白聪明绝顶,自然可以聆音察理,知晓鲍恩仁语中隐意“哦”了一声接道:

    “鲍兄认为‘蔡家祠堂’之内,与石舫窗外的金面赤衣人,是二者合一?”

    鲍恩仁点头道:

    “我确是这种想法,因为至少这二名金面赤衣人,均未对老弟存在恶意”

    司马白听得好似不太同意地,目中方闪神光,鲍恩仁又复笑道:

    “老弟请想,‘蔡家祠堂’以内的金面赤衣人,若有恶意,比剑时,尽可刺人,何必刺激?石舫窗外的金面赤衣人,更是乘着老弟入定练气,透过我的防守,到了老弟近侧,若有恶意,伤你更如翻掌折枝?!”

    这是事实,事实自然比较空谈的说服力,来得强大得多!

    司马白喟一声,俊脸煞白地,又把那柄六孔残剑,收了起来。

    收剑以后,他目注鲍恩仁道:

    “鲍兄,看来你对三个金面赤衣人的姓名来历,均已推料出来”

    鲍恩仁苦笑道:

    “推料虽会推料,但却无甚所得,除了‘天蝎神君’蔡昌以外,对其他二人,都无法确定。”

    司马白说道:

    “无法确定?至少那豢有黑钩毒蝎的金面赤衣人,应该是柳明珠呀。”

    鲍恩仁道:

    “我起初也有这等想法,但细一盘算,却又断定不是!”司马白微感意外问道:

    “鲍兄是根据何事,竟下此结论,断定那金面赤衣人,不是柳明珠呢?”

    鲍恩仁道:

    “根据老弟所说,柳明珠在‘天蝎白舟’之上,曾与‘天蝎秀才’欧阳纶见面,欧阳纶怕不怕她?”

    司马白道:

    “欧阳纶凶焊绝伦,怎会怕她,只不过需要她那粒独门解药,才不得不略受挟制!”

    鲍恩仁笑道:

    “好,老弟请想,在‘天蝎四凶’中,‘天蝎神君’蔡昌的凶名,尤高于‘天蝎秀才’欧阳纶,欧阳纶既不怕柳明珠,蔡昌怎会望影而逃,连斗都不敢斗她几招?”

    司马白听了鲍恩仁的这种解释,也觉柳明珠不会有能使“天蝎神君”望风丧胆的如此威势。

    这时,鲍恩仁突然又向司马白问道:

    “司马老弟,你再细想一下,第一次到‘小鼋头渚’矶石滩所遇情事,那位‘陆地游仙’霍出尘,究竟是否已归劫数?”

    司马白不解道:

    “那件事情的详细经过,小弟不是已向鲍兄报告了么?霍前辈分明身患不治绝症,才自沉于‘小鼋头渚’的矶石之下,小弟为了尽力,还循流数里,捞起霍前辈不知在江水中受了何物伤害的一件血衣,他老人家那里还会有丝毫生望?”

    语音至此顿住,向鲍恩仁望了一眼,诧然皱眉,又复说道:

    “鲍兄,你你为何突然会有此一问?”

    鲍恩仁道:

    “我怀疑陆地游仙霍出尘,便是二位金面赤衣人之一。”

    司马白奇诧万分地,追问道:

    “鲍兄怎会突然有此妙想?”

    鲍恩仁道:

    “不是妙想,是我独自在石舫下层,长夜无聊,以此遣闷,但想来想去,却觉得只有‘陆地游仙’霍出尘一人,才与我们从藏剑铁管所发现的‘月白风清’竹枝镌字,略有关系吴大器”

    他目光一闪,想起石舫窗外,也有留字之事,尚未告知司马白,遂苦笑又道:

    “司马老弟,我还忘了告诉你,你在天色黎明时,所见金面赤衣人,在石舫窗外!也有留书,写的是‘风清月白’四字!”

    司马白把这“月白清风”和“风清月白”二语,反覆念了两遍,也突有所悟,点头说道:

    “鲍兄所疑,不是没有道理,‘风清月白鼋头渚,有人怀壁欲沉江’,正是小气鲁班鲍恩仁,为了霍出尘前辈在我们所住旅店桌上,留的诗句,但霍前辈追随屈原,李白,已为江底波臣,这”司马白刚刚说到这个“这”字,眼前寒光电闪,突有一物飞来!

    那是一道乳白色的寒光,但先后还带有二线黑色长尾!

    司马白因此行迭遇怪异,不敢大意,遂先行避开正面,然后从侧方功凝右臂,伸手一撮!

    那道乳白色的寒光,虽来势极快,仍被司马白闪开撮住!

    但寒光才一入手,司马白便自惊奇得大感意外地,口中“噫”了一声!

    原来他撮在右手拇指食中三指之间的那道乳白寒光,竟是鲍恩仁在“水月大会”上,施展神偷手段盗来,送给司马白,却又被“小气鲁班”吴大器,转手盗去的“寒犀匕”!

    鲍恩仁则因江湖阅历太丰,根本不理会司马白所撮到手的,是何物件?便已飞身向那道乳白寒光来处扑去!

    饶他是第一神偷,轻功绝世,扑到发出乳白寒光的一业翠竹中,业已不见人影,只有两枚甲虫,被两根松针,钉在一株较为粗大的竹身之上!

    鲍恩仁眉峰一蹙,暗惊此人的身手之捷,并转面向司马白问道:

    (缺295 ̄296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