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游剑京华最新章节!

在下必定尽力为无敌堡讨回一个公道!”南宫萍说道:“南宫萍代表司马遗孤,敬谢小公爷的心意!”

    这时,南宫少秋上前,和徐承祖手拉着手,说道:“徐大哥,三年前一别,咱们终于又见面了!”原来,南宫少秋云游天下时,因仰慕徐钦为人,早就和他们父子结识。

    两家本是世交,南宫少秋和徐承祖又意气相投,两人遂以兄弟相称!

    徐承祖看了四灵一眼,哈哈笑道:“兄弟,你要见我,随时都可见得。怕只怕不知何时,兄弟的色心又起,再让老伯禁足家中,我要见你,那可就难了!不过,现在兄弟身旁,随时都有母狮在侧,恐怕也不敢再越雷池了吧!”

    四灵一听此言,全都嗔怒着双眼,瞪着徐承祖。徐承祖却浑不在意,依然谈笑自若。

    厅上众人,全都若有深意地看着南宫少秋和四灵,四灵被众人看得不好意思,一缕红晕悄悄地爬上四人脸颊。

    何明珠看着四人的羞态,不由想起南宫少秋当年所发的誓,心中想道:“小秋仔果然有办法,不知天地那两位,又是何等人物?”

    众人谈笑已毕,徐承祖才把仁宗交付的密函,交给南宫云天。信上写道:

    “皇考靖难,实有违春秋大义,朕屡思补过。故自即位以来,赈蠲赋,救生活死,不遗余力,所思所行者,无不以社稷百姓为念。而今天下,权王虎视,群小犯阙,朝廷之势,危于垒卵。但盼贵府,一本忠义,解此倒悬,则天下幸甚,百姓幸甚。若认朕为愚顽不堪之竖子,但请贵府以天下万民为念,朕愿效三代法制,退位让贤!此言非虚,天实之!

    特命锦衣卫指挥使徐转呈

    南宫世伯云天

    世侄高炽拜上”

    众人读过信后,都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不知该说什么好。南宫少秋考虑良久,把这信放在烛火上烧毁了。南宫云天见状,问道:“少秋,你这是在作什么?”南宫少秋说道:“爹,您老认为,这样一封信留在咱们手上适合吗?”南宫云天一想,果然兹事体大,还是烧掉的好!于是南宫云天说道:“这封信上的内容,绝对不可以露出去,否则,我南宫一门,恐有灭门之祸。徐小公爷,也请你千万要保守密!”

    徐承祖笑道:“我本来就是来探望故人的,哪里来的什么信啊!”南宫云天说道:

    “如此最好!”徐承祖再道:“但不知老伯要我回京之时,如何回覆?”南宫云天说道:“还请小公爷在此多住几天,等我们商议后,再作回覆!”徐承祖笑道:“人说黄山风景秀丽奇绝,我这回可要好好地游览一番!”

    隔天,南宫云天等人聚在厅上讨论此事,钱秀荷首先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个皇帝,还真是会做生意,一纸虚言,就要买得咱们卖命!”何明珠笑道:“媳妇儿说得有理,可是咱们还非卖这个命不可,否则南宫一门,又有何面目,存于天地之间?”

    南宫萍说道:“看来,无敌堡灭门,汉、赵两王和白莲教,全都脱不了关系。咱们若想报此大仇,就非得帮着皇帝对付他们不可!”南宫云天说道:“帮是一定要帮的,只是该当如何做才好?”

    胡珍说道:“这还不简单。老伯,这件事干脆就由咱们四灵出手,一天宰他一个,不到一个月,事情不就解决了!”南宫萍说道:“珍妹子,此事万万不可。先不论王府和锦衣卫的势力有多强,就算四位能得手,朝廷有朝廷的纲纪,这样一来,四位岂不是必须隐姓埋名过一辈子!而且,就算杀了汉、赵两王,他们还有继承者,终究是个祸患!”

    欧阳红说道:“萍姊说的有理,除非咱们能将所有敌人宰个干干净净,否则,杀人绝不是办法!”柳叶风说道:“珍姊,你我二人在各地官府留有案底,咱们虽然问心无愧,但你不觉得,江湖路是越来越难走,非得处处小心不可。现在这回事,咱们若是做成了,官家不见得会褒奖;失败了,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杨云儿也说道:“不错,这件事非得想个既合法,又能让汉、赵两王身败名裂,永不生发的好方法!”到底要如何做呢?厅上众人苦思良久仍无对策。

    思考中,钱秀荷突然想起一事,高声问道:“少秋,你一向意见最多,为何这件事,没听到你讲半句话呢?”南宫少秋说道:“娘,孩儿想,若要使汉王破家,只有逼他造反。孩儿不知如今天下兵马,朝廷究竟能掌握多少?如果势力悬殊,咱们岂不是在帮汉王的忙!若是势均力敌,虽然事有可为,但是天下百姓苦矣!孩儿正在计算里头的利弊得失!这件事,还得问问徐大哥的意见才行!”于是何明珠命人去请徐承祖来此商议。

    南宫云天问道:“难道朝廷的势力会比不上汉王吗?”南宫少秋说道:“必然如此!

    否则皇上不早就削了两王的爵位了,哪有可能轮到咱们来烦恼?”

    徐承祖进来后问道:“少秋,你有何事要问我?”南宫少秋说道:“徐大哥,你可知道现今天下兵马大势?”徐承祖笑道:“你这算问对人了,若连这都不知道,我还能算是徐家的子弟吗?说来可怜,天下兵马,朝廷能掌握的,仅有三分,汉王反而掌握了四分!”

    南宫云天讶道:“怎会如此呢?”徐承祖苦笑道:“一来,靖难之时,汉王和诸将领交好,这可是生死之交,外人打不破的;二来,本朝俸禄之薄,前所未有,在朝为官,若不另辟财源,单靠俸禄,恐怕家计不保,而汉王常以厚币重赂分送诸将,他们自然要听汉王的话了!”

    钱秀荷问道:“然而现今朝中大员,颇有贤名,他们又是如何维持生计呢?”徐承祖说道:“圣上看得到的人,自然会多加照应。就拿吏部尚书蹇义蹇少师注为例,蹇大人位列三孤,又兼尚书及大学士之职,一人领了三份俸禄,才算够用!其他如夏大人、两位杨大人,也都类此。至于那些圣上看不到的地方小吏,也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也因此,各地吏治,才会败坏至此!”

    注:明代官制,太师、太傅、太保,位列正一品,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位列从一品,合称“三孤”这两者,地位比尚书还高!

    胡珍等人这才明白,为何大明朝好像贪官特多,杀之不尽,原来竟是俸禄太少之故,以前那些被他们宰掉的人,还真有些冤枉!

    南宫少秋又问道:“那另外三分势力在谁手上呢?”徐承祖说道:“云南沐王府永镇云南,占了一分。沐王爷这人,只要皇位是朱家子孙继承的就行,他才不管中原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算是中立派。另外两分,我卖个关子,让少秋你来猜猜!”

    南宫少秋沉吟良久后说道:“莫非是宁国公主?”徐承祖大为叹服,叫道:“照啊,少秋,你明见万里,我这做大哥的不如你。”

    南宫少秋叹道:“宁国公主和太宗有杀夫之仇,如今见到他们兄弟墙,必然暗快于心,看来,也不可能成为朝廷的助力了!”徐承祖说道:“正是如此!”

    宁国公主乃是太宗之妹,嫁给梅殷为妻。梅殷勇武过人,宁国公主秀丽可人,自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唯有见到这一双璧人,才会有好脸色。朱元璋临终时,将照顾建文帝的责任托付给梅殷,后来梅殷也不负所托,靖难之役,屡建奇功,让太宗恨得不得了!

    只可惜建文帝实在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让太宗攻破南京城。城破之后,建文帝仓皇逃走,宁国公主为太宗所执。太宗知道,梅殷夫妇伉俪情笃,遂逼迫宁国公主写信招梅殷入京,并答应公主,只要梅殷不再反抗靖难军,绝不杀害。

    没想到太宗派去迎接梅殷的人,竟然在半路上就把梅殷推入水中溺毙。宁国公主得此讯息,肝胆俱裂,伤心不已。隔日早朝时,公主站在朝中,拉着太宗的衣服嚎啕大哭,把太宗搞得狼狈不堪!太宗无奈,只好将所有去迎接梅殷的人,全部斩首。行刑之时,这些人在刑场上集体喊冤,因为他们乃是奉太宗密令,才杀梅殷的。太宗又封梅殷长子梅顺昌为中军都督府都督,掌握天下两成兵马,并在诏命上写道:“除非梅家谋反有据,否则此位,由梅家永世继承!”又在徐皇后调处下,宁国公主才算罢休!然而,这仇已经结下,在宁国公主心中,恐怕永世难忘!众人想到宁国公主之事,也不禁为之叹息。

    南宫少秋叹息说道:“如此看来,朝廷的情势确实不妙!”徐承祖说道:“岂只不妙,依我看,大乱什么时候爆发,谁都不敢讲!”

    徐承祖看了看众人,又再说道:“诸位,现在朝廷的情形就是这样,可说是岌岌可危,极须要各位的帮助。老实说,如果圣上和太宗是一个样,别说你们,就连我家,也不愿多事;不过,圣上确实是个难得的好皇帝,如果让汉王得逞,天下百姓又有苦头吃了!在下在此,为天下万民请命,求诸位帮助朝廷,度此难关!”

    南宫云天叹道:“小公爷,别说还有司马一门的血仇在内,就算全无干系,剑魂山庄又岂是见死不救之徒?你回去禀报皇上,就说,只要朝廷有难,南宫一门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至于司马家的血仇,南宫家会自行调查,不会把帐算在朝廷身上。”徐承祖大喜,长揖说道:“在下为天下万民感谢各位!”

    过了两天,徐承祖告辞回京。临走时,南宫少秋说道:“大哥,我预定在七月份进京,到时,还请大哥多加照应!”徐承祖说道:“兄弟,那我就在家等候你大驾光临。”

    两人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徐承祖一行人,才又浩浩荡荡地离开黄山。

    徐承祖知道,南宫少秋进京,绝对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必然是有为而来,这也代表着南宫世家正式介入朝廷和两王之间的纷争。如此一来,徐承祖觉得自己总算不负仁宗的使命!

    这两天,南宫云天等人一直在讨论着各种对付两王的办法,但是各种方法间的利弊得失检讨起来,始终无法得到能让众人满意的结论。最后,还是南宫少秋说道:“爹,这件事,我看还是由我带着四位妹子去办好了!”四灵听了这话,全都十分赞成,一齐说道:“这样最好!”南宫云天却说道:“少秋,你可要想清楚,两王地位崇高,北京又是在天子脚下,这可不像在苏州,可以随随便便地杀人放火!”南宫少秋说道:“爹,孩儿知道。两王有官方身分,孩儿当然要从官方着手。”

    何明珠问道:“少秋,难不成你想当官?”南宫少秋说道:“正是!咱们家的其他人,都太清高了,没有食肉像!所以,这件事还是由我去比较恰当!”钱秀荷语带讽刺地说道:“少秋,那你想到哪个衙门里叩头当差呢?”

    南宫少秋说道:“既然是锦衣卫出了问题,那我当然是到锦衣卫去!更何况徐大哥又是指挥使,我到锦衣卫,岂不是名正言顺?”南宫萍说道:“三弟,大弟和二弟虽然不在,但我前些天就和他们谈过了,大家都希望你能成为剑魂山庄下一代庄主!如果你现在加入锦衣卫,恐怕于你名声有损,以后掌管南宫一门,将会增加许多麻烦,你可要想清楚!”

    南宫少秋一听此言,不由笑道:“大姊,我只希望能逍遥地过一辈子,你们可千万不要拿剑魂山庄这个担子加到我身上!再说,大哥一向刚直方正,为众人佩服,由他继承,才更为恰当!我现在的名声,就已经够差的,加入锦衣卫,也不可能再坏了!何况汉王这件事,又非得从锦衣卫开刀不可!”

    南宫少秋环视众人后,继续说道:“奶奶,爹,娘,大姊!我知道大家都十分爱护我,不希望我去冒险,不过这件事,就算你们都反对,我也非去做不可!”众人见南宫少秋心志已坚,遂也都不再反对!

    本来四灵想要立刻就行动,不过,由于四灵的武功,即将小成,目前正是紧要阶段,实在不宜离开黄山;更何况,如果南宫少秋等人现在就跟着徐承祖进京,反而会引起敌人的重视和注意,而南宫少秋一向认为,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就给人致命一击,才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于是众人商定,七月时,再由南宫少秋带着四灵进京。

    徐承祖带着众侍卫,轻松快意地回京去了。徐承祖这回能不负使命,取得剑魂山庄的承诺,令他心中高兴已极。一行人到了南京后,徐承祖特别去拜见在南京驻守的皇太子。徐承祖认为,他这次出京之事,有必要让太子得知详情!

    徐承祖进入大厅后,看见南京国子祭酒胡滢胡大人也在座,徐承祖遂抱拳一揖,说道:“胡大人,久未谋面,不知大人近来可好?”胡滢笑道:“奉了圣上旨意,就要回北京了,怎么不好?小公爷看来春风满面,这回黄山之行,必然十分顺利!”徐承祖想道:“这老儿还真不愧曾是天下密探头儿,见事之明,无以复加!”于是说道:“托圣上鸿福,一切都谈妥了!倒是大人奉旨回京,看来,马上就要高升了。在下先恭喜大人了!”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胡滢本是太宗最信任的大臣,靖难后,太宗命胡滢掌管天下密探,在天下各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胡滢虽然明知建文帝扮成和尚,逃往云南,但他不愿太宗屠杀自己的亲侄儿,反而谎称搜寻不得。

    太宗屡次想要废掉太子,遂命胡滢暗中监视太子,希望能找到太子的错处,好名正言顺地废了他。胡滢却老是报告,太子仁民爱物,世所难得,不宜废除。但胡滢却没想到,太子却因此,而对他有所误会!仁宗即位后,汉王想要完全掌握锦衣卫的势力,一直想把胡滢这个阻碍赶走,于是派人在仁宗面前进谗,仁宗不察,遂将胡滢调到南京,胡滢却一句答辩之词也没有,只是默默上任。仁宗万万没想到,胡滢一走,锦衣卫的势力,就完全落入汉、赵两王手中。

    这几天仁宗翻阅宫中旧档,看到胡滢给太宗的报告,仁宗才知道自己误会了胡滢,于是下旨,要胡滢立刻回京,另有任用。想来,必然是要借重胡滢,重新整顿锦衣卫。

    胡滢今天,正是来向太子辞行的。

    徐、胡两人正谈笑间,却有一名面如满月,朝气蓬勃的青年走入大厅,两人一见此人,立刻跪倒,一齐说道:“参见殿下!”青年立刻上前扶起两人,说道:“两位大人请起,今夜不是在朝中议事,只是老朋友聚聚而已,不必管那些俗礼。”

    这位青年,正是当今皇太子朱赡基!

    本来,皇太子应该在东宫辅国,怎么会派到外地驻守呢?原来,仁宗皇帝虽然十分贤明,却有个好色的毛病。太宗驾崩不过一个月,仁宗就在宫中和宠妃嬉戏。这件事让太子知道了,立刻面见仁宗,劝谏道:“启奏父皇,大丧未除,实不宜行此事于宫中,否则,恐难杜天下悠悠之口!”

    仁宗对旁的人也还罢了,对这太子,确实有几分忌惮!因为仁宗之得帝位,有这么一个好儿子的因素却占了大半。

    当初,太子妃张氏分娩之夜,太宗梦见太祖,拿了一块玉牌给他,上头镌刻着:

    “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等八个大字!朱赡基弥月之时,太宗抱着孙儿看视,只觉得这小小婴儿竟然英气满面,和梦兆相符,于是更加喜爱!朱赡基长大后,不论智谋武略,都不负太宗之望。有一回,太宗问大学士解缙该不该废太子,另立汉王。解缙答道:

    “皇长子仁孝成性,天下归心,请陛下勿疑!”太宗听了这话,只是沉默不语!解缙又说道:“皇长子且不论,陛下宁不顾及好圣孙吗?”这才令太宗不再考虑废储之事。

    如今,这位当初解缙口中的好圣孙,已经长大到会干涉自己父亲的行为了,这令仁宗十分不快,但也无可如何。于是仁宗将太子调到南京,名之为监国,实际上却存了个眼不见为净的心思。

    三人重新就座后,徐承祖将这回黄山之行,详细地道出,又将南宫少秋即将进京之事,告诉两人。太子和胡滢,一方面对朝廷大势如此危急,十分忧心,另一方面,又对南宫世家的态度,十分感激。太子更是颇有兴味地问道:“这位南宫少秋,不就是天下有名的四不公子,为何徐指挥使会对他如此推崇呢?”

    徐承祖尚未回答,胡滢却笑道:“殿下!以南宫世家的声威,身为南宫云天之子,若是稍有才能,有没有可能隐名于世呢?”朱赡基一听此言,立刻明白胡滢之意,笑道:

    “古人大隐于市,看来,这位南宫三公子还更要高明呢!我还真想见见这位南宫少秋!”

    徐承祖说道:“殿下若有此心,臣当可安排。”

    三人正谈笑间,有一名军士进来禀报道:“启奏殿下,中官海寿,有急事报告!”

    朱赡基说道:“快请他进来!”再对徐、胡二人说道:“海寿从北京来,朝中必有大事发生,二位都是国之栋梁,不必回避,正好也可以帮我拿拿主意!”

    却看见众军士引进一名太监,这太监一见到朱赡基,立刻跪倒,哭叫道:“启奏殿下,皇上病危,皇后娘娘命奴才请殿下立刻回京!”

    原来,仁宗自小就十分肥胖,又好女色,遂得了个消渴之疾注,脚气为病,行走之时,都须要有人扶持,身体本就不佳。再加上这几天,两名皇子,为了点儿小事,争闹不休,让仁宗烦恼不已,病情竟一发不可收拾!

    注:消渴疾,可能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糖尿病。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就是吃多、喝多、尿多,也许古人就是因此,才称之为消渴疾。

    张皇后和诸大臣商议,认为此时万一皇上驾崩,而皇太子不在京师,将予汉王可乘之机,遂立命中官海寿,至南京迎回太子!

    众人面面相觑,朱赡基更是急着要赶回去。胡滢却说道:“殿下,回京之路,须经汉王封地乐安,殿下当防汉王有贰心!为今之计,还是以绕道徐行为佳!”徐承祖也说道:“殿下,胡大人所言甚是,殿下当三思而行!”朱赡基怒道:“君父在上,谁敢妄行?吾意已决,两位不必多言!”遂命众军士整备,天明后出发!

    徐、胡二人走出大厅后,胡滢说道:“小公爷,此次回京,路上定必凶险异常,不知小公爷有何良策,可以保得殿下回京?”徐承祖说道:“在下已命八百里加急羽士数人,将此事飞报黄山,若能得到南宫世家之助,路上虽有凶险,必然能安然渡过!”胡滢说道:“但愿能如小公爷所说,否则你我二人,都将是国家罪人!”徐承祖说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二人也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胡滢听了这话,只是默默点头,忧心忡忡地,看着屋外往来杂沓的人马,和繁星灿烂的夜色。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