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巴垸最新章节!

记得做鞋织布。孩子们过得怎样,问都不问。也是忙得没有时间去过问。家里的大小孩子,都是祖母与祖父照看着。

    但自从母亲嫁过来后,家里确有了家的温暖气息。年里节里有新衣服新鞋子穿,也不是新布料做的,而是旧布料不断翻新。每年冬天,母亲都要翻箱倒柜,找出经年陈旧的老土衣服,将它们一件件拆了,一块块布撕下来,洗干净,晒干,用米浆被几十门板布阔子,以便来年做鞋用,做衣穿。

    母亲将晒干的布阔子,一卷卷地捆着,放在柜子里。然后一卷卷地散开,用剪子剪鞋样!母亲用布阔子拉成的千层底,非常牢实,暖和,实用!

    母亲还积年累月地用钢材编织房子,有门有窗,盖上茅草,当着太阳,十分暖和。于是,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屋里去住。

    新房子住进来,却来了个大问题,要是家里没大人,很叫人担心。因为小姑与姐们都小,若玩火把房子烧燃了,岂不是要把孩儿们一起烧死

    以前农家大多住着茅草房,失火是常事。曾经,故河口失火烧死孩子的有好几家。还有一家,夜晚睡着了,茅草房起火了,跑不出来,全家都烧死了。茅草房燃烧起来,抢都没抢数。就如长在柴山里的柴火,一把火一烧,整座柴山都烧光,根本无法抢。还不说钢材编的屋,一烘便熊熊燃的,只等烧成灰烬。

    于是,祖母就专门留在家看孩子,不出工了。

    但祖母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到农忙收割季节,便戴着头巾,拿着包袱,跑到公家的地里去捡麦子劳籽,把孩子们留在家里自己照看自己。那时还没分田到户,每到收割季节,那个去公家地里拾麦子的人,就如天上飞翔的鹌子一群接一群,收割的农人也摆的像长龙,场面甚为壮观!那时没有收割机,麦子,稻谷,劳籽都是农人用镰刀一刀一把一捆地割回来的。当有没收割干净的地方!

    祖母把粮食捡回家来,铺在家门口的禾场里,晒个一歇两歇功夫,然后用连枷打出来,整理干净,卖点小用钱。一把连枷打得比公家的还活脱。

    以往的稻谷麦子油菜收割了,都是用连枷一板一板地打出来的,不象现在有脱粒机。那比母亲的半桶要进步些。

    稻谷麦子油菜割起来,用草绳子一捆捆地捆好放在地里。然后用板车,牛,一板车一板车地从田间拉回来,摞在屋山头,一个个的螺垒得齐整。然后,在一个农活比较闲的晴天,在大禾场里散开,铺好,打场!

    那时,已成立人民公社,合作社,生产队,记功分。出工才有工分,家里出工劳力越多,工分也越多。祖母没有出工,没得工分,就在捡这些麦子劳籽。祖父也没出工,在家做千岁爷。三叔四叔还小,出不了工,小姑更不用说,才几岁。唯有二叔半大不小的,可以帮忙做些事儿。一大家子要吃要喝,还是挺艰难。

    祖母还在菜园里栽上尖辣椒,等到尖辣椒红了,就摘下来晒干,用袋子装好,吊在屋檐下,以备年底或来年正二月里,到外乡去叫卖。干红尖辣椒,价格不菲,一斤可卖到一块二角钱,比一双鞋卖得多,比砍一板车柴卖得多。

    祖母主外,所以隔三插五的,就在外面做点这样的小买卖,手头一直活跃。

    母亲主内,在队里出工,工分得来的钱,也由祖母掌管。但母亲从不抱怨,乐意做个闷鼓佬,尽情享受做一个农家媳妇的乐趣。连枷打场就是门乐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