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我,快穿,大佬!最新章节!

    最终在闻子吟和闻谷生的劝说下, 闻家一大家子都准备搬走了, 搬到京城去。

    这一次皇帝赏赐了闻子吟一座庄园,那庄园占地不小,且在郊外, 多的是田地耕种, 她的长辈们闲不惯想要自食其力, 也可在庄园里种田打发时间,还能糊口。

    大房小女儿是状元, 如今当了吏部右侍郎兼太子太师,小儿子又是当了京城武官将领, 一儿一女皆有出息, 到了京城自是不愁养家糊口的。

    然而二房三房却多有顾虑, 他们都是本分的老实人, 历来被闻老婆子教育着一家人要相亲相爱相互扶持, 互相扶持是一回事,但养家糊口又是一回事。

    他们都是种田的本分百姓, 没什么手艺能挣钱的,都担心到了京城会拖大哥一家子后腿,也不愿意占小侄女宝儿的便宜,因此多有犹疑。

    还是闻子吟说了,有一间庄园需要人打理,左右在家也是种田,在京城也是种田,且京城环境好些, 孩子还能上好的学堂,日后若能读书识字,出息些有闻子吟这个姑姑在,定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因此二房三房才不犹豫了,拉着闻子吟直道谢,都是本分人,感激之下直说他们当叔叔的也不占侄女便宜。

    让一家之长的闻老汉和闻老婆子作见证,那庄园算是给租的,亲兄弟明算账,为了不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闻老汉老夫妻两个也是乐见其成的。

    一方若是长期习惯占另一方的便宜,长久以来对双方都不是好事,因此便这么定下来了,一大家子全去,庄园租给二房三房,只要每年上交三成粮食做租费即可,如此一来住的吃的都有了,生活也有了保障。

    而大房一家自然是跟儿子女儿一块住了,闻老汉夫妻俩也是跟着大房养老。

    老家的地他们也没卖出去,在闻子吟提议下全佃给了农户,每年得的粮食直接换成银两捐给霍老先生的学堂,给孩子们补贴学习用的笔墨纸砚书本什么的。

    待一大家子去了京城,将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闻子吟才回了吏部销假上朝。

    她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翻译好,重新整理抄录的书籍上交上去,这些书籍由翰林院再进行进一步的编修加工,可用于完善现有的书籍,供学子们学习研读。

    皇帝收了书籍很是惊喜,诧异地问了句:“爱卿真的献给朕了?可要何种赏赐,你说,朕都应你。”

    皇上说得痛快,然做臣子的谁会这么没心眼的真去讨赏,闻子吟摇头:“微沉无所求,向陛下求个恩旨,如今臣要实践当日与皇上的赌约,恐怕不能日日按时上朝。”

    此时距离闻子吟与皇帝之间的赌约已经过去两年,也就是说她最迟要在三年内将所说的实现,不说真正让靠天吃饭的百姓们真正吃饱饭,起码也要保证不会有人饿肚子。

    为了有足够时间去做这些事情,闻子吟才权衡之后跟皇帝申请自由上朝的特权。

    吏部右侍郎在满朝权贵京官中,不大不小,是个有实权的,仅次于尚书之下,平日里公务琐事还是挺忙的,闻子吟上任这几日就从早上黎明未亮去上朝,然后一直忙到日暮才回来。

    她的顶头上司是赵老爷子的儿子,按辈分算该喊他师兄的。

    两个人从年纪上来看可以当祖孙了,吏部尚书因着这层关系虽说嘴上是师兄妹关系,然而私心里却将她做孙女一样照顾。

    这个照顾就是体现在多教她,许多事情都放手给她做,让她忙得不得了。

    至于她头上那个太子太师的头衔,太子还是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小屁孩,最起码要三周岁以后才会开始启蒙,因而现在也只是个挂职虚衔。

    闻子吟只需要自由上朝的特权就可以,皇帝挑了挑眉,眼里漫出笑意,“准了!只是这些古籍如此珍贵,爱卿想必翻译也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朕怎能白得臣子便宜?”

    “来人,即可拟旨,吏部右侍郎编撰古籍有功,朕甚嘉之,特封其母为三品淑人,其祖母为二品太夫人。”

    东槐历来官员的太太或母亲是默认非二品以上官家夫人是没有诰命的,而闻子吟的官职满打满算也就从三品,因而她家母亲祖母都是白身。

    皇帝这么一加封那边是御旨特封的诰命了,往后也是能正经参与宫宴,领俸禄的。

    闻子吟和皇帝就粮食改种的事情商谈,而圣旨已先一步到了她家中。

    闻老婆子和大儿媳匆匆忙忙的摆香案接旨,一听那太监尖细的嗓音念着的圣旨内容,旁的文绉绉的什么德什么功的听不懂,然而那个特封夫人的还是听明白了。

    她们没敢抬头看,悄悄地对视了一眼,皆是看到对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