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进击的生活流(快穿)最新章节!

看不见。好不容易半夜爬起来排队排到了,没货了,你还不能气。”

    大家被他说得心动,一想快过年了,是该准备些东西,都挤着看。

    “小同志,你有多少?”

    “不多了,就六斤肉,之前还有些,换了奶粉票了。”

    “小同志,实话说,红糖我是没有,不过我有这个。”中年男人拿出一个小口袋,从里面倒出一粒微透明的红褐色块块,“这是我亲戚从山东那边寄过来的驴皮胶,这里还有二两。若是论滋补,这比红糖好呢,就是咱们县里医院都不好买到。”

    昭明有些心动,两人讨价还价了一会儿,用一斤肉和一个苹果换了这二两的驴皮胶。中年男人还拿三块钱和两张粗粮票换了点白米。别的人也没有红糖,阿胶也没有,就用钱或者票换了那些看着就新鲜的大果子和剩下的东西。

    市面上的水果不多,县里还只是限量供应些长相一般的有些发干的桔子和梨,最多的是瓯柑,可以一直放到年后,就是果皮会变得皱巴巴老太太一样。昭明拿出来的新鲜果子就很受欢迎,一会儿让人换完了,就剩下半袋子白米。

    昭明收拾了东西准备走了,一个年轻女人走上来。

    “小同志,你看这东西换你的米,成么?”

    看到女人打开的袋子,昭明吃了一惊,因为里面既不是钱和票,也不是什么吃的,而是一支水头极好的飘绿翡翠镯子。

    “这是真东西,怎么也能卖个十几块。我想换你的米,还有奶粉票。”女人紧紧抓着自己的袋子。

    昭明沉默了一下,把奶粉票拿了一张出来,还有剩下的白米,全给了她。

    “谢谢。”女人抓着袋子,像是受惊的兔子一样很快消失在角落。

    昭明则背着空荡荡的竹筐,从另一头走了。

    七点的时候街面上已经没有闲人,上班的上班,料理家事的料理家事,昭明去了商业街,那里什么都有,各种各样的国营商店,还有一个四层的百货大厦,是县里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市民们能在那买到大部分需要的东西,只是要钱,要票。

    这时候他已经用湿毛巾把脸擦干净了,乱糟糟鸟窝一样的头发也梳理好,直起腰,又是一个精神帅气的棒小伙。

    他拿着几个空瓶子打了半斤的花生油,酱油醋一斤,盐和白糖一包,又添了一包针线,两盒火柴和一捆蜡烛。用棉花票换了三斤的新棉,用布票换了四尺深蓝色耐磨的机织布,用工业票买了一个小的保温壶和牙膏牙刷,还用奶粉票换了一包奶粉。

    还有女同志用的雪花膏、蛤蜊油、木梳,抹伤口的红霉素软膏,几个好口欲的同志托他买的□□花、龙须酥等高价点心,甚至是粉笔、空白本子、铅笔、墨水等。

    昭明买了东西没有立刻走,他找个国营饭店吃了一顿,今天居然有烧羊蹄,他就点了一盘,准备好好得吃一顿。谁知道吃到一半人家国营饭店说自己要关门了,打烊,麻烦昭明速度吃。

    “……”

    虽然知道国营饭店的尿性,但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总觉得服务员不应该是这样的,哪怕给点笑容呢?这么拿扫帚赶没吃完的客人真的没问题吗?给钱的。

    然而从北到南,这些人仿佛一个老师傅训练出来的,一模一样。

    可能错的不是世界,是我吧。

    等到了六点,昭明又去一次三石桥下,这会儿的人没有早上的多,但东西不少。这次他是顾客了,两手空空转悠,哪儿人多就凑上去看看。运气不错,他终于等到了心心念念的红糖。

    据说对方的村子就有一个红糖作坊,村里集体种甘蔗,每次收成之后有多的就会发给村民作为福利,家家户户不缺红糖吃。

    昭明就换了半斤,再多边上的人就不乐意了,他们也等着买呢。昭明就问了这人的村子在哪,别人那里还有没有多的红糖,跟他约好了什么时候再换。然后他还换了些藕粉、莲子,农民自己种的小米、野山菌等东西。

    后来还来了一个带着活鸡的年轻人,三只活蹦乱跳的本地鸡,两只老母鸡一只小公鸡。

    活的老母鸡特别受欢迎,大妈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养了两年的老母鸡了,吃得又好,是上好的炖汤材料。这不,一个说家里有准备生娃的媳妇,需要老母鸡的鸡汤,一个说女儿刚生了娃,也要老母鸡炖汤,她两个就跟约好的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两只老母鸡给分了,你一只我一只。

    等到昭明反应过来,他只能买了小公鸡。

    竹筐一满,昭明马不停蹄就回去了,手里拿着一个灯笼紧赶慢赶的,总算在同志们睡觉前赶回去了。

    今儿他的份还没用,他拿了三斤苹果,这些苹果不小,一个都得半斤重。剩下的全换了小米,听说小米粥养人,也不像上好白米那么打眼,他想要准备一些给姥爷。

    同志们这会儿都聚在他屋子里等他,别人没有他那么频繁的往县里走,慢慢的就习惯了让昭明顺带些东西。

    也不知道他怎么买的,有些市面上不好找的,昭明都能买到。他来了半年,本地话说得很溜,简直都不像是北方人,大家想一想,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总是能买到大家买不到的东西。

    “我见有卖苹果的,买了一些,一人一个,自己拿。”

    “这时节的苹果可不便宜,哪能拿你的?”大家都推拒着,眼睛却亮晶晶舍不得从红色的果皮上收回来。如今县里也供应苹果,个头小小的,口感绵软。但昭明找的苹果脆甜脆甜,个头也大,就有喜欢脆甜口感的知青很是心动。

    昭明就笑着说,“也是恰巧碰上,往日不一定有。”

    但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肯白拿,实在馋水果的,拿了一个苹果就放下五六毛钱,特别馋的,拿了两个,放下几毛一块,虽不知具体数字,但是想也知道肯定不便宜。

    昭明就是大方,他们也不好总薅羊毛,所以给的钱都是足的。

    昭明无奈作罢,拿出东西开始一个一个的分。

    “梳子、雪花膏,小花同志,你的。”

    “诶。”小花同志笑得甜甜的,把零钱放在桌子上,然后拿了自己的东西。

    后面的同志们也是这样,你一个我一个就把东西都拿了,放下钱。

    眼镜同志忽然拿了两个圆圆的柿饼放在他桌子上,腼腆的笑着,“今天我家里也寄了柿饼过来,是我奶奶自己做的,尝尝。”

    昭明一看,果然,这柿饼的颜色更黄一点,肉也更厚实一些,他不客气的拿了,“我就不客气啦。”他狠狠咬了一口,有些紧实富有弹性的外皮之下,压缩的果肉像是浓缩了果汁的软糖,果香浓郁,“真好吃。”

    “你们喜欢软的,我却喜欢这种脆甜的,咔擦咔擦,听着可美。”眼镜同志也咬了一口大苹果,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