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爱上状元郎最新章节!

    "李公子,你在吗?"一位身穿华服的员外,穿过荒废的安国将军府大厅,直往后花园的书法边走边喊。

    清心听到叫唤声,立即扬声回道:"稍等,马上来。"她打开书房的门,正好迎向走到门口的人。"陈员外,不知一早就来找在下,有何贵事?"

    陈员外微笑道:"你忘了,前些日子,你不是要老夫赏你报名这次的科考吗?"

    "是啊!只是——"

    "老夫终于不负所托,找到人帮你把这事办好了。"

    清心闻言,喜出望外的说:"真是太感谢你了,陈员外。"

    "哎呀!别说什么谢谢。前些日子,犬子的病若不是蒙你出手相救,恐怕老夫就要绝子绝孙了。如今帮你做这点小事,就算老夫回报你的大恩大德,你可别跟老夫客气呀!"

    "陈员外,你言重了!令公子不过是得了风寒,因为延误就医,才会变得那么严重,在下不过略懂医术,根本谈不上什么恩!令公子能平安无事,完全是你祖上的庇荫和他的福气,在下怎敢居功。"

    "对了,对方有交代,因为你没有参加过任何考试,既无功名又不是什么官宦之子,所以你有一项资格不符。不过他也说,到时准备些银两给门口审核的人,就可以拿到准证进入考场应试,你不必担心。"陈员外边说边拿出一袋银两交给她。

    "陈员外,这"清心对他摇摇头,推辞道:"在下不能接受。"

    "李公子,你千万别这样说,你的情形老夫也略知一二,这些银两你收下来,到时候用的上,用的上的。"

    "这"

    "别再这呀那的,若进不了考场,你怎么参加考试,又怎么对得起家乡父老的期盼,是不是?"陈员外动之以情的劝着,"而且为了让你考试,老夫也费了不少劲,若只为了这一点小钱,不能让你顺利进入考试应考,那老夫这些日子不就白忙一场了吗?你别犹豫,收下吧,要不,就把它当成是老夫付的诊金好了。"

    清心原本不想收下这笔银两,但她仔细思虑陈员外的话,知道他说得没错,若无法进入考场,那这些日子以来的努力边白费了。她思忖再三,决定接受陈员外的好意。

    "承蒙陈员外盛情相助,那我就收下了。日后在下若有所成,定不忘员外今日相助之恩。"

    "小事一桩,李公子别放在心上。"陈员外见清心终于点头收下,不禁咧嘴笑道,"对了,老夫还有些事,也不耽搁你看书,先走一步了。"

    "真不好意思,一直没请你入屋坐坐。"

    "李公子,你可别跟老夫这般客气,你我又不是陌生人,别为这小事挂心。"陈员外边说边往外走了几步,又回头说:"对了,这几日若有缺什么东西,就到老夫的店里说一声,老夫已交代过伙计,一定帮你张罗好。"

    "谢谢陈员外,在下并没有缺什么。"清心感激道。

    "别不好意思说。记住,缺什么就去交代一下。老夫先走了。"说完,陈员外边匆匆离去。

    清心看着陈员外离去的身影,感谢上天赐予她的好运,现在她只希望应考那天,也能有这般好运。

    "皇上,我们这样不行的。"宋明士猛摇头,极力反对道。

    "不行?"晋御阌低头看着身上的衣服又看着宋明士的打扮,不解地问:"明士,我们这样打扮哪里不行?朕觉得很不错呀!"

    宋明士对皇上的装蒜,慎重地摇头道:"皇上,属下所说的是微服到考场的事,这事若被——"话尚未说完便截断。

    "我们只是到那偷偷看几眼,不会发生什么事的。"晋御阌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拿起扇子,潇洒地轻扫几下,"走吧,去晚了,会来不及看到这批考生的模样,岂不枉费朕今早的费心准备。"

    宋明士见劝说不成,只好垂头丧气的跟在后头,谁教他只是个御前带到侍卫,主子说什么,他只能依话行事。

    两人离开皇宫没多远,宋明士见一群地痞流氓正在欺负一对老夫妇,登时气愤不已。他想不到居然有人敢在皇上眼前仗势欺人,简直不把皇上看在眼里,他决定要好好教训那些人一顿。

    "明士,别鲁莽。"晋御阌见他气冲冲上前时,立即出声阻止。

    "皇公子,您没看那些人——"

    晋御阌不悦地打断宋明士的话,"你没看见有位年轻书生在帮那对老夫妇求情吗?真的不行,你再出手也不迟。"

    宋明士在主子的眼神示意下转头看去,这才发现在那群地痞流氓中,果真有一位身材瘦小却文质彬彬的书生似在为那对老夫妇辩解。

    "对付那种人,文弱的书生求情怎会有用?还是"他瞥见主子一脸"你敢插手看看"的表情,令他不敢贸然行动。

    清心一早就离开将军府前往考场,没想到却在抵达考场前的转角遇到这事。虽然心里明知不该多管闲事,但眼前这五、六个粗野的地痞流氓,仗着年轻力壮欺侮这样老夫妇,要她袖手旁观又做不到,所以她便陷在这种进退不得的处境。

    "这位大哥,你且听——"

    "有什么好听的,穷酸丁。如果你真想要我放了她们,让他们在我的地盘上做点小生意也行,大爷我今天心情好,看你尊称我一声大哥的份上,大爷就卖个面子给你。五十两,咱们就把事摆平,怎么样?"

    清心缄默不语。五十两她不是没有,只不过这五十两是陈员外送给她,让她给审核官的银两。如果没有这五十两,她就无法拿到准证,那她今日该如何进入考场?"没有是不是?"流氓老大不屑地嘲讽道:"我说穷秀才,没本事就别管人家闲事,你不挡大爷我地财路,我就不欺你这个外乡客,闪一边去!"说完,他大手一伸推开她。

    "等等?"清心连忙伸手阻止,"这五十两小弟给你就是。"她拿出陈员外给的银两,双手恭敬地奉上。

    流氓老大拿过钱袋掂了掂,也不点算便收了起来,"好了,咱们走了。"

    清心等他们离开后,低头看向还跪在地上的老夫妇,"老人家,没事了,你们可以起来了。我还有事,先走一了。"

    "嗯"老夫妇本想扣谢清心帮忙,但他们抬头时,却见清心已匆匆忙忙的离去。于是两人朝着天空,喃喃地说:"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

    "公子,这对老夫妇果然是老宴昏花,明明是那位书生帮的忙,他们却口口声声感谢老天爷。"宋明士见此情形,又为那位书生抱不平。

    晋御阌不理宋明士的话,他瞧见那位年轻瘦弱的书生,匆匆的忘考场方向走去,他连忙跟在书生身后。

    "公子"宋明士见主子不理他,只好迈开大步立即跟上去。

    清心一到考场大门,瞧见门口摆了张桌子,桌后坐了一名审核官。唉!她身上的银两送人了,这下她该怎么办呢?她犹豫不决地徘徊了一会儿,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上前一试。

    晋御阌跟在清心身后来到考场,见她被阻止在考场外不得进入,觉得有些疑惑,便站在一旁听她与那名审核官谈话。

    "大人,麻烦您先行个方便,待这场考试完后,在下"

    "不行,我早就对陈员外交代过了,你要来考,一定要'银',若不准备'银',就不须来考了。"

    清心无奈地点点头,"您的意思我懂,但"

    "公子,他们的对话有些奇怪。那名审核官不让他进去考试,却又一直说要他考赢、考赢,这是什么道理?"

    晋御阌也觉得奇怪,两人看来应是不相识,没道理那人这么关心这位穷书生。而且依他看来,那位审核官分明是在刁难书生,却为何一直要书生考赢?"大人,陈员外确实有告知在下,但银两刚才不小心遗失了,若在下现在回去准备,只怕会来不及,还请大人高抬贵手,通融一下。"

    银两遗失?原来是这么回事。晋御阌在宋明士耳边低语几句,宋明士点头后离去。

    清心心里是在懊恼这位审核官为何这么固执,都说时候补给他了,为什么他就是不肯让她先入考场呢?她掂脚向考场内望了望,又看看守门的审核官,她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进去?清心暗忖。

    "咳咳!"

    "王爷!"审核官见担任这次科举主考官的宁静王爷从考场出来,连忙行礼。

    "考生都进去了吗?"

    "回王爷,进去了。"

    "喔,那这位公子是?"

    "禀王爷,他资格不符,不能入场应试。"

    "资格不符?你把他的准证拿给我看。"

    宁静王爷看着准证上所写的资料,原来他并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准证上写着他十六岁,年龄着实轻了点,但他所展现的气质非常沉稳,完全展现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难怪皇上会命宋明士入考场,要他亲自来审核。

    "李公子,你之前为何不曾参加过任何科举考试呢?"

    "回王爷,因为家居僻壤之地,俦银备考不易,去年村人在邻乡见官府公告,得知今春要开科取士,村人便筹了些银两让在下上京应试,盼能考取宝名衣锦还乡。奈何事前不知这次考试的规定,但在下心想,若不尽一试,岂不辜负了家乡父老尽心尽力的帮忙,所以"

    宁静王爷听她所言,看着她所填的家乡名——了缘村。国境内有这么一座村子吗?他一点印象也没有,看来果真如她所说是穷乡僻壤之处。再看他身上的麻布青衣,虽无补丁,只怕也是他最好的衣裳。

    他又仔细观察清心一番,发现眼前这位年轻人,虽然身无华服,但气质自然,与人对谈恭敬有礼、不卑不亢,嗯,皇上的眼光果然不错。

    "李公子,既然你这么说,本王就给你一次机会。本王出个上联,你对下联,若对得上,本王就为你荐保,你说如何?"

    "多谢王爷!"清心躬身作揖答谢。

    宁静王爷思索着该怎么出题才不会考倒眼前这位年轻人,但他又怕万一这人无真才实学,朝廷要这种庸才又有何用?他看向站在对面的晋御阌,觉得有些为难。

    唉,不管了,先对对联再说,或许他的确是饱读诗书。

    "好,你仔细听,我的上联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清心听完上联,立即微笑地答道:"官无父母心,民无子女情。"

    "好!"晋御阌称赞一声,随即哈哈大笑地离去。他相信宁静王爷应该懂他的意思。

    宁静王爷虽然觉得她的下联略带嘲讽之意,但稍一思索,"天地"对"官民",不正是天似父母官,地似子女民,一上一下相对,上不德政,下不臣服,家不振国不兴,正是这个道理。

    "好!丙真是好!"宁静王爷称许道,提笔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