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李斯心里明白,要想拜荀子为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虽然都属于县,但兰陵可不是上蔡。兰陵是楚国据有鲁国后划分而制的几个县里最大的一个,还是郡府所在地。农桑纺织业发达,鲁缟著名。还是冶金(尤其是军工)、铜钱铸造基地,尤其是此地出产的兰陵美酒更是名扬天下,后人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来形容其醇美。

    这里手工业发达,四方通衢,商贾云集,财力雄厚可比王城。(由郢迁陈,再迁寿春),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春申君的食邑(封地)。

    兰陵学馆名称学馆,实为楚国大学,接送公侯子弟的车马云集。这里历年毕业的学生,上下主政,盘根错节。学费高昂,绝非是李斯能付的起的。

    再看秩禄(官员的俸禄称秩,庶民当差的成禄),楚国王公赐地,普通官员只有俸禄。一般县令平常月谷60斛(600斗),一年70斛,郡守年约000斛,李斯蔡县当差月谷才0斛,这荀卿官为县令,却拿着比照公卿远远超过郡守的俸禄,谁让人家是请来的和尚呢?更何况国家资助的办学经费充裕,学费又贵,老夫子还是国家孔庙主祭,是不在朝的教育部长兼礼部侍郎。

    公卿、郡守见了老夫子都礼让三分,象是县学一类官员,估计想办公事反需要向下属请示半年,哪里还敢登门?这也正是荀况聪明地选择专心办学,不怎么待在县衙的原因。为官之道,秩列井然,尊卑有序,不能失礼。

    所以,在来兰陵的路上,李斯就一直掂量着手中不足一两的碎银子,胡思乱想了一路,他也清楚地知道那些刚交清的官府罚银和剩下的这些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一个月后,李斯换乘舟车、淌过小河、风尘仆仆步行到达兰陵。李斯先向街坊打听好学馆所处的地方,然后买了一卷竹简,又觉得不太庄重,就狠心买了块丝帛,挥毫磨墨写了一“封”(暂且这么说吧)自荐信。

    李斯远远望见兰陵學馆高大的门楼和匾额,看着进进出出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自觉有些形秽。

    到了学馆门口,李斯恭恭敬敬地把自荐的书信递给门卫,“这位兄台,鄙人李斯求见夫子。”

    那位看门人上下打量着他,李斯有些尴尬地整理一下衣衫。

    “你想求见老夫子,你是来求学的吧?既然是求学,就要掏学费呀,这个理儿您能不知道?那厢有报名收费的地方,你先去纳了银两再来说话。”

    按着门人的指引,李斯来到大门口不远处一处房舍,看那门口有个牌子,上书“唯才是举”,谐音“唯财是举”,想必这里就是兰陵學馆的收费处了。

    到了那里一问,人家给他列个单子,问他道:“你想学什么?学多长时间?除了各科的学费,这饭费和住宿可是需要自理的。”

    李斯没敢答言,心情黯然地退了出来。

    让门卫递信人家根本不理,李斯又十分舍不得掏点银子去送礼,一是自身实在困难,二怕拿出来太寒碜。他也更掏不起学费。

    李斯看到三四个有说有笑、穿着华丽衣裳的学子走出学馆,灵机一动就跟了上去,软磨硬泡、央求一番。兰陵學馆那些学子却是公子富户比较多,对下等人自然傲居无礼。李斯央求了半天也没人搭理他。

    李斯这个泄气呀,好不容易到了兰陵學馆,得其门口而不得入,他一时竟不知道如何是好,不觉伤心地落下泪来。

    说来也巧,又有一个紫衣学子(韩非)出的學馆,他一眼就看到了呆立在门口、手足无措的李斯。看着他虔诚又憨厚的样子,听着他一心求学的表白,韩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