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最新章节!

    总统深夜来电

    韩国首都首坞尔,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汉城,是一座建于山水之间的美丽都市。南山、北岳等四座山峰,呈现出不等的四角形在城中遥遥相望,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城中有山、山外有城、城城相顾的连环城市。

    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大韩民国第十三届总统上任后的第四天深夜。此刻,刚刚为新总统上任狂欢过后的大韩臣民们,已走进了梦乡。新东和汉医院院长韩晟昊博士,一位年愈花甲,却精力超人的瘦小老人,像往天一样,正倚在床头看报纸,忽然,一个电话使他兴奋地叫起来:“啊呀呀卢大总统!恭喜,恭喜!没想到您这么晚还打来电话!”

    “老朋友,非常感谢您在竞选中对我的莫大支持!”话筒里传来卢泰愚踌躇满志、热情洋溢的话语。

    “哪里哪里!老朋友嘛,说这种话不就见外了?”

    “好好,我们先不谈这些。明天上午有时间到青瓦台来吗?”卢总统向老博士发出邀请。“当然有时间了!总统召见能没时间吗?我倒是要问问您,总统刚上任,有那么多国家大事等着您处理,有时间接待我这个中国人吗?”

    “有时间,接待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啊呀呀!我倒成了重要人物了?不敢当不敢当!哈哈哈……”

    两位好友在电话里开心地大笑起来。

    老先生没想到卢泰愚会这么晚来电话,更没想到刚上任第四天就要召见他。他久久不能入睡,倒不是因为总统召见使他兴奋,十几年前他就是青瓦台的常客。早在朴正熙掌政时期,他就有总统“御医”之称。这半夜来电,倒使他不知不觉地走回过去,去回溯着一个中国人与一位韩国总统漫长而坚定的友谊历程——

    它没因世事的沉浮而沉浮,没因世态的变迁而变化。在漫漫人生旅途上,他和卢泰愚一直用真诚浇铸着坚固的友谊大厦。

    睡不着,韩老先生索性起身来到阳台外的草坪上……

    夜幕下的汉城是很美的。如练的汉江把碎银般的灯光溶进水中,流出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一座座汉江桥宛如横贯南北的一条条血管,涌动着川流不息的车流,日夜疏通着韩国首都的交通命脉。插入云端的南山塔,则睁着夜的眼睛,鸟瞰着韩国的“中南海”——神秘而宁静的青瓦台,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是啊,大韩民国的第十三届总统刚刚走马上任,每一个公民都期待着总统的新举措,从而把这条“亚洲四小龙”插上铁的翅膀,越发鹏程万里,跻于世界先进国家之行列!

    卢泰愚夫人的恩人

    韩晟昊与卢泰愚相识于一九七二年。

    当时,卢泰愚还是总统直属部队空输第九团的一名团长,准将军阶。官位虽说算不上显赫,但是,他所率领的空输部队却是韩国军队中的精锐,加上他为人刚柔并济,处事果敢深沉,可谓前途无量。

    可是,他却有一块心病像石头似的压在他心上,使他常常郁郁寡欢。这块石头不是别人,就是他有口皆碑的漂亮夫人。他夫人的漂亮在韩国上层夫人中,是首屈一指的。他很爱妻子。他们夫妇之间恩爱有加的爱情故事,在韩国上层也是出了名的。可他的爱妻几年来却一直长病不愈,请来众多洋医高手为她诊治都无能为力,眼看着美丽的娇妻过早地失去了风韵,这使他大为心疼却又无能为力。

    后来,他偶然从《朝鲜日报》上看到一篇“食品秘方”的连载文章,听说这位作者的医术很高,就决定请来给妻子看看。

    于是,在一个早春的傍晚,韩晟昊踏着夕阳的余辉,第一次踏进了卢泰愚的官邸……

    韩晟昊一进门就看到卢泰愚一副儒将风度,英俊潇洒,温文尔雅,丝毫没有舞枪弄刀的武夫样,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感。

    卢夫人倒是黑瘦黑瘦的,脸色黯淡无光,一副久病不愈的羸弱样子。她说她患有胃下垂、轻微肝硬化、大肠过敏、不眠症等,说这些疾病一直缠着她,使她寝食无安、身心憔悴。

    把过脉之后,韩晟昊风趣地对卢夫人说:“您病倒不少,可都不重,别愁眉苦脸的,吃了我的药就会好的!”随即给她开了几副草药。

    临走,他叮嘱卢泰愚:“卢团长,您可要好好监督太太按时服药,否则病可不会好啊!”

    原来,他从卢夫人病怏怏的眼睛里,早已读出了疑惑。她似乎觉得,这一包包草药熬出来的黑汤子,能治好我的病吗?在此之前,她从没吃过中草药。她一直吃的西药。

    不过,倒是卢泰愚对夫人关怀备至,每天都亲手捧着药碗看着夫人把药喝下去,偶尔不在家时,也要用电话摇控她按时服药。

    在韩国,像卢泰愚这样以夫人为重的男人极为罕见。卢泰愚夫妇恩爱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很多高官夫人都非常羡慕卢夫人,说她好福气,找了这么一个疼她爱她的好郎君。

    十几副草药下来,卢夫人夜不能寐的贵体,果真能安然入梦了。再过两三个月,那张灰黑色的婆娘脸也渐渐变得白皙清秀起来,一点点恢复了昔日的风韵。那一身病,也随着一包包草药渣子丢进了垃圾箱里。

    于是,韩晟昊就成了卢夫人的恩人,也成了卢家的座上宾。卢家对他千恩万谢,多次重金酬谢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不仅不要酬金,而且连药钱都分文不取。

    他说:“咱们是朋友嘛,那点钱算不了什么!我看重的不是金钱,而是友谊。”

    这番托词并非是韩晟昊冠冕堂皇的自我表白,而是他坎坷多舛的命运告诉他一个真理: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并不是金钱,而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自由自在的生存权利,是你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及地位!他是一个重名轻利的人。

    韩晟昊的慷慨,越发使卢泰愚夫妇对他感激不尽、敬重有加了。

    从此,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韩晟昊成了卢泰愚的家庭保健医,连卢泰愚的女儿生孩子,都要他守在身边。

    韩晟昊笑道:“我又不会接孩子,您让我在身边干什么?”

    卢太太却说:“有您在身边我觉得心里踏实!”

    朴正熙时代的“御医”

    人与人的交往,常常伴随着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韩晟昊为卢夫人治好了多年的不愈之症,而卢夫人又成了韩晟昊踏入韩国上层社会的一只梯子。

    卢夫人病愈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韩国上层风传开来,说有一个中国医生如何如何厉害,医术如何如何高明,几副草药就治好了卢夫人多年的不治之症。这样一来,卢夫人就成了韩晟昊踏入韩国上层社会的一幅活广告……

    一时,韩国的一些政界要人纷至沓来。这位中国人的小小陋室里高官云集,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成了韩国上层人物常来常往之地。

    曾任过四个月临时大总统的许政,派人前来请他为患高血压的夫人诊病……

    掌管着全韩军队情报大权的总统警护室长车智澈,是个过敏性的体质,一天到晚总是喷嚏连天的,不管什么重大场合都管不住自己的喷嚏,常常弄得他十分尴尬,甚至很狼狈。吃上韩晟昊给开的草药,第三天就告别了喷嚏,再也不用担心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洋相了。

    这位警护室长长着一副络腮胡、铜鼻、铜眼,小老虎似的形象,却是个至忠至孝的孔孟之徒。每天上下班都要向老母磕头请安。这在孝道盛行的韩国也实属罕见。

    一次,车智澈的母亲突然肚子疼,发现盲肠部位鼓起个小包。他急忙请来青瓦台的几位名医会诊。医生说是盲肠发炎,需要立即手术。车智澈坚决不同意,说他母亲身上绝不能留下刀疤!他立即请来韩晟昊。

    韩晟昊进屋时,看见车智澈正跪在母亲床前哭呢,心里不禁生出几分敬意。韩国虽然遵循孔孟之道,但像他这样以父母为重的儿女,毕竟为数不多了。韩晟昊觉得此人可交。他交友的原则首先要看这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连给予他生命的父母都不放在眼里,那么,跟这种人还能谈什么友谊呢?

    后来,他们果然成了莫逆之交。当车智澈被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打死以后,在无人敢靠前的情况下,恰是这位中国朋友鼎力相助,一直送他到入土。当然这都是后话。

    韩晟昊给车母诊过脉之后,给她开了两服草药,让她立即煎完喝了。老人服完药跑了两趟厕所,放了几个响屁,肚子上的小包居然不见了,虚惊一场,原来只不过是个气包而已。

    一看到这种情形,车智澈大呼上当,冲着青瓦台的几位医生大发雷霆,“你们这帮吃白饭的,险些送了我老母的命!统统给我滚出青瓦台去!”

    几位医生吓得面如土色,低眉俯首赶紧溜出门去。

    要知道,车智澈是总统的警护室长,是青瓦台一脚乱颤的人物,要说撵走几个医生,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韩晟昊却劝他说:“车室长,您不能那样做!哪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把人家撵走呢?那不砸了人家的饭碗吗?再说,谁也不是神仙,哪个医生不出一点差错?出点差错你就把人家撵走,那谁还愿意给你们看病啊?”

    车智澈果真听了他的高见,没有对几位医生大动干戈。

    这事之后,车智澈对韩晟昊越发佩服得五体投地,视他为知己,称他为神医。

    “哈哈哈,什么神医?我不过是个蒙古大夫,只能糊弄你们这帮韩国人罢了!”韩晟昊听了哈哈大笑,从不把这些溢美之词放在眼里。

    不过,这些赞美之词却是长腿的,在总统府里不翼而飞。

    一天,正在桌前批阅文件的朴正熙总统,忽然问警护室长车智澈:“你说的那位汉医师,真那么神吗?”

    “报告总统,真的非常神!我亲自领教过他的医术,不信我领来给您看看!”车智澈忙说。

    “好吧,你领来给我看看,看我有没有什么病?”

    于是,这位中国汉医(韩国把中医称为汉医)在警护室长的带领下,大模大样地走进了韩国总统的官邸,将手搭在韩国一代叱咤风云人物的手腕上,诊视着他那强劲而有力的脉搏,仔细斟酌着每一下心跳所延伸出来的波动,看是否蕴藏着某种疾病?

    “朴总统,从脉上看您没什么病。不过您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为国为民操劳过度,需要用药滋补一下身子。”诊完脉之后,韩晟昊对朴正熙说道。

    “请问,需要用什么补药?”朴正熙问韩晟昊。

    “啊,您每年秋天吃一段我给您开的补药好了。这对您的身体会大有益处的。”

    从此以后,朴正熙照办不误。每年到秋冷就开始服用韩晟昊给他开的补药,一服一冬,一连服用了好几年。

    韩晟昊的补药滋补着这位大韩民国的英豪,使他精神饱满,底气十足,一连在政坛上叱咤了十六个春秋,直到后来毙命于中央情报部长之手……

    一时,这位小小中国医生竟成了通天人物。人们都称他是总统“御医”。他驾驶的那辆红色布利夏型轿车,像一位自由使者,在戒备森严的青瓦台里来去自由,畅通无阻。这使许多韩国的高官们都惊羡不已。就连马路上的交警都慑于这位通天人物的威望,一看到1-977牌号的轿车开过来,就“啪”地来个立正,向轿车恭恭敬敬地敬个举手礼。

    这样,韩晟昊通过自己的高超医术,结交了一大批左右着韩国命运的高层朋友。他给这些达官要人看病、抓药,从来分文不取。这种免费医疗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今天仍在继续着。免费吃他药的不下千人,上至总统及达官要人,下至乞丐、释放的囚徒,以及众多庶民百姓。因此,这位中国医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一帮招之即来的朋友。

    想来,恰是他这种淡漠金钱的高贵品格,使他在韩国那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漩涡中,始终自由酣畅,来去潇洒。

    这位个子矮小、貌不出众的中国人,竟同韩国七位总统中的四位总统是至交,给四位总统看过病。这在海外华侨史上,大概也是不多见的吧?

    但是,他从不利用与总统的特殊关系去营私利。因此,无论是被人击毙的朴正熙,还是下野后到深山古刹过了一段隐居生活、后因涉嫌贪污及违法动用军队而被判刑的全斗焕,以及因涉嫌受贿巨款而成为阶下囚的卢泰愚,还是后来荣登总统宝座的金泳三……无论这些同他交往甚密的大总统们下场如何,都与他无丝毫瓜葛。无论哪位总统在浪峰波谷中颠簸,他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他是一只永不沉没的小舟!

    他从不因总统的升迁而自我膨胀,也从不因总统的下野而自我冷落。

    他崇尚诸葛亮那种“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因此,他与这些总统们交往,从来都是只讲友谊,只是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别无他求。

    无欲则刚。无欲则无危。

    可是,如果把韩晟昊当成一个处处恭谦的文弱君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他那种清高如云、惜己如金的铮铮傲骨,则是人群中少见的。

    一天,一位总统府的要人请他去出诊,对他有几分傲慢,他竟冷冰冰地抛下一句,“对不起,您这病我看不了!”拂袖而去,把那位非同一般的人物毫不客气地晾在那里。

    后来,这位要人几次请他他都拒而不见。

    他说:“我从不仰人鼻息!”

    险些断送卢泰愚的前程

    韩晟昊和卢泰愚相识不久,经常出入卢泰愚的空输部队,看到官兵们整天在阳光下摸爬滚打,训练十分严酷,经常发生跌打损伤等事故,官兵们出去执行任务都是独立作战,更会遇到蛇咬、蝎蜇、食物中毒等意外情况。

    于是,他就向卢泰愚进言:“你这部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战斗体,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否则,遇到一点意外情况都不会处理。比如会下针,掌握一些被蛇咬、癞蛤蟆中毒等紧急抢救措施,让他们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生存下去的本领!”

    卢泰愚对他这番建议大为赞赏,当即决定聘请韩晟昊为空输九团的医学讲师,让他写好教材,每周定期给官兵们来讲授医疗课程。

    于是,未经过任何请示报告,这位中国人就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韩国最机密的空输部队,给一帮韩国军人免费讲起医疗课来。

    但一登上讲台他就发现,台下一张张漫不经心的脸上,都明明写着疑惑。

    韩晟昊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直言不讳地讲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一定在想,这医学原理没有三年五载的能学会吗?那些密密麻麻、像满天星斗似的三百六十多个穴位,怎么个记法?不记下这些穴位,又怎么下针?要背会那些穴位,得等到驴年马月?我告诉大家,不用怕!对于你们这些军人来说,我不要求你们学会医学原理,因为你们不是去临床行医,而是在生命紧要关头学会自救。所以我教给你们一个简单、快速的行针法,那就是哪疼扎哪!除了眼珠、心脏、丹田、后脑勺不能扎针之外,扎其他部位都死不了人!你们想想,那么大一颗子弹不打到要害处,都死不了人呢,这么一根小小毛针能死人吗?但是,这根小小毛针却能在关键时刻治病,止痛,帮你们闯过生死难关!”

    这番话说得大家似信非信。接下来的话更使一帮军人瞠目结舌、不敢苟同了。

    “从今天起,你们要拿自己做练习,自己扎自己!”说着,他拿起一根银针,“嗖”地扎在自己的手腕上,吓得台下“呀”的一声。

    他看到一帮生死不怕的军人,被一根小小银针吓成这样,不禁觉得有点好笑,就说:“不要忘记了你们可是军人,飞机大炮都不怕,还怕这根小小的银针吗?”

    后来,是卢泰愚身体力行,率先自己给自己练习扎针,这才使一帮官兵们胆战心惊,但却很快跨越了心理雷池……

    不到四个月,空输九团的官兵们全部轮训一遍,人人掌握了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术。人手一包银针,人手一本袖珍《军中针术》小册子。《军中针术》一书,简述了腰疼、腿折、崴脚等三十种急救针灸法。阐述了蛇咬、食物中毒等许多急救措施。

    不过,这本小册子却给卢泰愚带来了一次麻烦,差点酿成一场灾难。

    一天,卢泰愚拿着这本《军中针术》小册子,去向空输总司令请功,并向空输司令进言,说这种针术应该向空输全体官兵推广。他本以为能得到上司的一番鼓励,没想到却遭到一顿臭骂。空输司令冲他大发雷霆。

    “你小子也太目中无人了!这种事情不经过我允许,阐自让一个外国人,到我们最机密的部队来又讲课,又写书,又参观的,出了问题怎么办?”

    “报告司令,我请中央情报部调查过韩晟昊,他是一个纯医师,绝不是共产党!”卢泰愚极力为自己辩护。

    “就算他不是共产党,他是不是台湾派来的情报人员,你知道吗?我们韩国的机密报到台湾也不行啊!再说我是空输司令,这书上的推荐人却写着你卢泰愚的名字,那我这个司令算老几?”

    “是是是,司令,我错了!我错了!”卢泰愚只有点头认错的份了。

    司令当即下令:《军中针术》全部收回,一本不许留!

    没过多久,一本新的《军中针术》出版了,书上不见了作者和推荐人的名字,取而代之印上去的却是这位司令官的名字。

    韩晟昊当即火了,“凭什么写上他司令官的名字?又不是他写的?他有什么权利换上他的名字?我去找他算账!”

    卢泰愚手下的本部长,急忙来找韩晟昊求情,说:“韩医师,请您高抬贵手,救救卢团长吧,把这份功劳记到司令官身上吧。不然,他该对卢团长下死手了!他们是军队中的两派……”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看在老朋友的情面上,韩晟昊只好偃旗息鼓,让掉了这份著作权,继续免费为部队讲课,一讲就是六年。

    此后,这本《军中针术》小册子一直在韩国特殊训练团中当作教材,至今仍在应用着,只是没有了著作人,连那位司令官的名字也不知什么时候抹掉了。

    后来,那位司令官在卢泰愚和全斗焕发起的“1·1”革命中,被革命军打成下肢残废,退役后做起电子生意,后因经营不佳,期票不渡,在绝望中跳楼自杀了。

    后来得知,韩国法律有规定,不准外国人担任秘密军队中的教授,难怪司令官向卢泰愚大发脾气了。

    十五年前预言卢泰愚是

    “权利至上,天下第一人者!”

    一九七三年夏天的一天傍晚,晚霞如烟,清风徐来。晚饭后,一帮人聚在卢泰愚家里喝茶聊天。

    卢泰愚身边集聚着一帮非等闲之辈的朋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韩国举足轻重的人物。有当上总统的全斗焕,有成为陆军总长的郑镐溶,还有被国外称为金融皇帝、因涉嫌为卢泰愚竞选提供经费去了他国的李源祚,还有成为卢泰愚左膀右臂的金复东等人。这些人都是卢家的常客。

    这天,卢夫人坐在韩晟昊身边同他聊天。她一直视他为恩人,所以对他格外亲近。她愿意听他妙语如珠的神侃。

    她问他:“韩医师,听说中国书看多了就会算命,请问您会测字算命吗?”其实她早就耳闻韩晟昊会测字,所以才如此问他。

    人所共知,韩国的国旗是阴阳八卦图。

    韩国人非常相信打卦算命,遇到升级、考试、做生意等一些重大事情,每每都要占卦问卜,看看自己的运气如何?是吉是凶?哪管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给他们云山雾罩地说一通,他们也会信以为真,或高兴或沮丧地如获至宝。所以,他们的卦卜业十分兴旺。在汉城有一条街,专门云集着精通阴阳之道、勘舆之学、星相之说的各路“神仙”。他们借占卜为生,也供那些想探知未来的人花钱买“明白”。

    韩晟昊谙熟测字术,而且多年研究易经和佛学,对爻卦、解偈虽然说不上精通,但也略知一二。当然,只是在朋友圈子里牛刀小试偶尔为之而已,从不大肆宣传。

    不过,也曾有过关于他测字的轶闻。那是在一次几百人参加的大会上,他惊人地测出了一个人的命运,当时轰动了整个会场,一时传为神人。

    那是一次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参加的国际针灸研讨会,本来与测字无关。

    当时,韩晟昊在发言时讲到,经络就像有线广播的电线,哪个地方都是穴、哪疼扎哪的观点时,却引起与会者的大哗,遭到几个韩国药剂师的当场讥笑,说他连起码的针灸原理都不懂,说他是冒牌汉医!

    韩晟昊当即反驳,“我所说的观点并非是我的发明,凡是谙熟针术的人,都曾有过辩证取经外奇穴之经历!‘阿是穴’之说中国古已有之。我不过是阐释一下中国古代所传之术罢了!”

    这番话越发引起几个韩国汉医的当场驳斥,声称中国根本不是针灸的宗主国,韩国才是汉医和针灸的宗主国!

    在韩国,关于谁是针灸及汉医的宗主国问题,一直是中韩医生争论的焦点。有一个时期,韩国为了标榜自己是汉医的发源地,特将汉医的“汉”字统统改成了“韩”字。当然,汉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绝非靠更改一两个字所能改变的。历史就是历史,不是靠哪些人的意愿所能更改的。

    但是,韩晟昊的生性倔强,最容不得他人贬低自己的老祖宗,当即就同那几个人激烈地辩论起来。

    “你们说韩国是汉医的宗主国,这本不值得一驳!大家学医时都读过《黄帝内经》、《伤寒论》、《甲乙经》、《医宗金鉴》、《千金要方》,更不用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这些典籍,都出自中国的历代名医之手!今天与会的,不乏有熟读《针灸大成》、《针灸资生经》的,而这些经典,也都是中国名医的杰作!几位先生是学药剂的,不也是开口《汤头歌》,闭口《本草纲目》吗?各位研习汉医多年,对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圣贤的名字,恐怕早已烂熟于心了吧?请问,他们哪一个不是炎黄的子孙?人所共知,汉医是从中国的周易发展来的,你们说,到底谁是汉医的宗主国?”

    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证明中国是汉医宗主国的老祖宗都搬出来!

    对方也丝毫不示弱,也想举出几条实例要压倒韩晟昊。但这不是奥运会,没法用秒表来评判输赢,辩来辩去,各执一词,谁都不肯服输。

    后来,韩晟昊宽厚地笑笑,说:“算了,我们不要再争了。大家不是来看我们打嘴仗的,我们是来研究针灸的。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比如观相学、测字学、大批八字、小批八字,这些东西都客观存在着,可人们对它还没有达到认知的程度,所以就觉得它神秘。你能轻易就说它是错误的吗?比如你给我一个人的名字,我就能测出他的过去、现在……”

    他本想以此来结束这场辩不出子午卯酉的争论,没想到话还没等说完,竟来个引火烧身,给自己出了一个天大的大难题!

    “你敢批名字吗?”

    “好,你来给大家批一个!”

    刚才同他辩论的几个人,“呼”地站了起来,都用嘲讽的目光盯着韩晟昊,把他一下子逼向了死角,绝无退路。要么认输,在几百人面前丢尽面子?要么铤而走险,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亮给大家看看?

    韩晟昊一时感到进退维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后者,这是他的个性决定的。他是一个从不肯服输的人。

    “好吧,你写上一个人的名字让我试试看吧!”

    于是,一个叫“林仕彬”的名字出现在黑板上……

    此刻,众目睽睽,七百多双被惊奇鼓噪得圆溜溜的眼睛,齐刷刷地落在这位瘦小的中国人身上。大家都要看看这场“你死我活”的热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刚才的辩论只不过是见仁见智的一番学术讨论,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上一气,跟眼前这种叫号的场面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逊色多了。现在,大家都眼睁睁地看着韩晟昊自己跳到了弓弦上,只能让他自己把自己射出去了!

    人们静观着……

    这时,只见韩晟昊看一眼黑板上的名字,嘴角上溢出一丝笑意,不知他从那几个横竖撇捺之中看出了什么名堂,还是心里有了什么底数?只看他低头略微沉思一下,说:“各位先生,对不起,我看这个名字还是不批为好。权当我吹牛,请大家原谅吧。就当我说大话行了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