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最新章节!

中述之疏,畴人弟子翕然信之”。1644年汤若望向清廷进呈仪器和历书范本。他还用西法推算验证了这一年8月1日的日蚀。同台测算验证的还有大统、回回两历。检验结果是:“惟西洋新法――吻合,大统、回回两历俱差时刻。”

    汤若望西法推算,“密合天行”,其天学道理也得到清廷认可,于是任命他为钦天监监正。这是西洋人在中国执掌观象台的肇始。不过汤若望在华传播的是托勒密的“地心说”,还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至于伽里略于1632所发表的《世界两大体系的对话》更是闻所未闻。所进呈的仪器也老式落后。这是因为汤若望将天文和仪器看成是传教的手段。他来华四十余年,和欧洲学术界少有联系,对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追踪。但从其综合学养来说,堪称伟大的学者。“地心说”对“天圆地方”的概念也是突破。从中可看出,明季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逐渐和西方拉开了距离。

    历史学家陈垣认为,汤若望之于清世祖福临“犹魏征之于唐太宗”。顺治生母博尔齐吉特氏娘家侄女突然生病,百般医治无效,太后想到汤若望多才多艺,便着人向他求药。汤称无药,但送来人一块圣牌,嘱其将圣牌挂在病家项间,祈求天主保佑。也是天缘凑巧,侄女之病霍然而愈。这位生病少女不是别人,就是孝庄皇太后为福临所选的未来皇后。为表感谢,太后拜年近耳顺的汤若望为义父,这样福临也就成了汤氏的义孙了,所以顺治称汤为“玛法”(满语,长者或爷爷)。一个是来自“极西”的远臣,一个是东方大国的少年君主;一个是知晓天文地理、学贯中西、博学多能的蔼然长者,一个是年幼失怙、渴望亲情、渴望知识、身处险地的执拗少年,这种强烈的互补性成就了两人的忘年交。福临亲政,玛法地位更是青云直上,其远在大洋彼岸的家族也接连受封。

    汤若望当了监正,对钦天监进行改革,触犯一些人的利益。有人“素嫉西士能,处心积虑”,反对改革。还有一个以其浅薄的天文知识为官的杨光先与他们串通,诬陷汤若望。顺治去世,对汤如天柱倾倒。辅政大臣鳌拜等素不喜西士,在他的支持下杨光先等告汤等人:潜谋造反、邪说惑人、历法荒谬。第一

    条查无实据,不了了之;第二条罪状决无逃脱之理,因“邪说”二字,很难界定,以言治罪,易如反掌。为坐实第三条,加演了一出观测天象的戏。结果表明,西洋新法并不荒谬,大统回回之法远逊于前者。可这对上下其手的审判又有什么用呢?杨光先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地斥道:“君子于君必以万寿为祝,愿国祚之无疆。而若望进二百年历,其罪曷可胜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皇上对大清应敬祝万寿无疆,而你汤若望只搞了200年的历法,难道200年后我大清就完了不成?用心何其毒也,真是罪该万死!”那时汤年过古稀,肢体偏瘫,久患痰厥,言语不清,打入刑部大牢,立即九链加身,只待凌迟处死。可就在此时北京突发地震,墙倒屋塌,地动山摇。这时汤的“专案组”惊恐万状,以为是上天示警,于是矛盾上交,来个金蝉脱壳,请孝庄太皇太后懿旨定夺。汤这才捡回一命,出狱后拖着病残之躯,又活了十四个月。康熙亲政,才给汤平反昭雪。汤的墓碑竖立在北京阜城门外车公庄三塔寺北京市委党校院内,这里旧称栅栏墓地。

    现在,在汤的德国科隆故乡,也为其竖立了一座汉白玉全身像,还成立了汤若望协会,以汤若望为由头研究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上苍的阴影下》,这是一部数十万字的巨著,相当忠实于历史,没有为了搞笑和卖点而迎合、戏说;但它也不是处处考证的干巴巴的传记,它充满场景、情节、想象、奇遇、冒险和心路的探察。作者的想象力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说已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矩”,就是大的历史框架,重大事件的框架。此书属小说类,当然也有杜撰。比如在日尔曼学院读书时,汤与数学老师发生同性恋,传记中并无此记载;在罗马进行修士见习时,汤看到一位会士用神奇的中药挽救了一个重症病人的生命,应该说也属合理的想象;汤到达北京后,小说重点描写了他和龙华民的冲突,却根本没有描述他和士大夫与官员的交往,而这种交往对其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小说中的汤若望等传教士在明末到达南京时,曾受到徐光启的款待。徐光启的睿智、谦和、高雅的风度、国际眼光都写得跃然纸上,是书中的精彩段落。应该说,这是一部富有时代感和新鲜感的书。

    过去常把传教士看成是侵略的先遣队,这个看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些早期传教士,为了自己的信念而舍生忘死,客观上为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汤若望就是很突出的一位。

    C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