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看 www.biqukan.co,最快更新曾经的黄河岸边事最新章节!

天我让人把他哥俩找回来认识一下,有什么事就让他们办去。咱们往后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别客气,我比您年长十几岁,您又和我老大忠仁是朋友熟人,我盘个大,你就叫我杨叔吧,这样更亲近,也好称呼,我就叫你贤侄吧。董如岭心想,正合我意,赶紧端起一杯酒连敬老员外三杯,三杯下肚后,老员外讲,贤侄啊,今天是咱家大喜之日,你一下救活我们二口人,更喜得是我有了第四代人,你得给我重孙起个名,也算你到张掖留个纪念。

    御医董如岭一想“我是山东人,又是顺大清河从东边来的,干脆叫“东来”吧。”杨老员外一听,暗想,东来,紫气东来,不禁哈哈大笑,此名甚好,前边加个杨字即杨东来。谁知此名一叫,到嘉庆六年,竟叫出个状员来,后话不提。

    单说二人直聊到月上东山方才休息。第二天杨老员外打发人到张掖城叫回老四忠志、老五忠信,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一一细说,高兴的老四、老五不得了,都说,到东来满月把大哥、二哥、三哥都叫回来,全家人一起庆贺庆贺。今年又是您老的66岁大寿,您提前过几天,干脆和东来的满月一起过得了,把所有亲朋好友都请上,也唱它十天大戏,咱请兰州最出名的戏班子。

    老员外点头同意。家中光请戏班子就用了十多天。张掖城中像是过年一样,都跟着员外一家乐呵呵的。

    一晃许多天过去了,御大夫董如岭在杨家备受尊崇。“人怕出名”,城中的达官富贵听说来了个神医,都竞相邀请到家,给家人把脉治病。后来董老先生和老员外一合计,看来不如开个药铺来悬壶济世。员外说,我南门里那10间门头房和大院合约已到期,干脆收回来开个药铺算啦,两人仔细合计了一下,不几天董氏御医堂便开张了。

    张掖城中流行一种怪病,不论大人小孩、不论男女、只要一得上就上吐下泻,泻得人提不上裤,现各药铺门前排队都看不了,不知怎么办”。杨老员外一听此事也急了,赶紧将此情一五一十的和董御医一讲,董御医说先治病救人要紧,赶快把大院倒出来再给我找几个帮手,我这就和老五先到城里去看看情况。几人来到张掖城南门里,路西10开间门头房已打扫干净,后院是四合大院,几十间房子足够用的。董御医让老五先找几个病人来看看情况,不一会工夫,找来四五个病人,经董御医仔细查看,病因完全一致。先时头痛,呕吐,接着大泻不止,得病最早的已半月有余。董御医看罢,如此这般让老五按此准备。

    第二天一早大门口多了几十口大锅,都是煎好的中药,凡是有此病者都可以随便喝,不收钱,保治此病。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张掖城几千个病人,二天时间就传遍张掖城,很多人都说:“杨老员外从京城请来的御神医,死人都能看活,真是个活神仙降临张掖,也是咱张掖人有福气”。原来,御医一看众人得的病心中明白,此乃饮水所致,喝的水有污染。

    此病为急性霍乱,如不马上治疗能把人泻得脱水而死。董御医急开一个药方,按上几十口大锅,大火煎药,让人们吃几次,再配上针灸,第二天准好,此药方为:“红皮大蒜5000斤、绿豆8000斤、薄荷500斤,马勺菜10000斤、冰片50斤、枸杞300斤、甘草200斤”,均分到几十口大锅里,加井水煎好即可服用。此乃密方,千万别外传。众人听的明白,都按此操作,果然不足十日,张掖城的病人全都好了。张掖城老杨家这一善举,在整个甘肃地界可传大啦。就连青海的西宁、陕西的西安都知道张掖城的“广济堂”药铺,更别说御医董如岭的名气了。

    转眼一个月已过,杨东来的满月期已到,杨府张灯结彩,唱大戏,搭了两个戏台,一个是庆祝老员外66岁大寿,一个是庆祝杨东来的满月。一边唱得是秦腔,一边唱得是河南豫剧。再说杨东来的母亲康氏,也是大家闺秀,家住山西平遥,有名的山西康百万之女。康家是明清两朝的大财主,家中有汇通天下的大银號,票號,专做走西口皮张、茶叶生意。北至绥远、承德、呼和浩特,直至外蒙的乌兰巴托、大沙皇帝国。家中余银无数,富可敌国。这次外甥满月,又是第一胎,光贺礼一个银冬瓜,就重达30多斤。在山西绥远境内,只要康老东家一封信,可以说没有办不成的事。

    再说北京城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云集。当今兵部,上至尚书、侍郎,下至统领、千总都知道次朗家添了孙子,贺礼是奇珍异宝,光贺礼就装了满满几大车,金银就更别说了。杨次郎按排府上一个张统领带了十几个可靠的弟兄护送运回甘肃老家。户部的也不例外,杨总抄事人缘好交际又广,全国地方官员正巴结找不到名目呢,借此机会,又好说话。杨抄事是来者不拒,嘻嘻哈哈笑脸相迎。只一次添侄孙就收贺礼百万两之巨。这么大的一笔进项,杨抄事心想我应该这般如此办理就行了。

    甘肃兰州的军需粮草总办杨三爷忠礼,更是不得了的主儿。在西四省,实行的以征现银为主、粮草代储,就是各省的军需现银交给可靠的大粮草商,平时无战事,粮草商们可以用军需现银做民间生意,战时再以次充好,高价从民间大批购进,所应利银,再按大小股分配,这样一来,天衣无缝,只落了个座地收钱,真乃奇才。这次家中添了侄孙,地方官员,商贾们的贺礼就更别说了。

    今年秋天,甘肃地界雨天多,因杨善康老员外年轻时走西口、下西宁、到新疆、披星带月常年在外跑,挣下了好大一个家产,富贾一方,但落下了一个风湿性伤寒腰腿痛病,这几天又犯了病,腰腿痛得起不了床,家人到药铺和御大夫一说,现成的大夫,到府上一看情况,几针下去,推推拿拿病马上就不痛了,真乃神了,至今御大夫的第九代传人,青岛海军401医院的宋学彦大夫,小针刀疗法就是出自御大夫的真传。

    单说御大夫流传下来的神奇药方,直到现在还大放异彩。比如南霍村的接骨膏药、破伤风药、搭背疮药、专治痦子的药膏,还有中老年大补的性药,其密方是:“蛇床子、兔丝子、五味子,烤干碾成面,用生蜂蜜拌成豆粒大小的药丸,每晚3粒,功效奇好,此药名叫“秃鸡伞”。

    你若此药的药力如何,至今北京城还留传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地故事。

    那是御大夫在京城为官之时,北京城朝里的吏部,有个姓李的尚书,名叫李庆生,今年六十初头,心血来潮又新纳了一房小妾。从此,正室很生气,自己住内院,李尚书与小妾住前院。李尚书已六十初头,小妾才十七岁,长的天仙一般水灵,正值青春年少,每晚的房事老尚书哪里应付得了。无奈他找到太医院的太医董如岭说明情况,董太医大笑不语,忙给李尚书开了个秘方。按此抓药炮制,每晚睡前三粒,千万不能多服用。

    老尚书让院公将药买来,细火炒干,磨成面,用生蜂蜜调合制成豆粒大小的药丸,摆在尚书的书桌上。到了晚上,老尚书高兴早早吃完饭躺在床上,准备好凉开水,让小妾拿过药来,他没说拿多少,小妾抓了一把让老尚书张开口一下送了进去,拿水一冲了下去。半个时辰后,只觉得两条大腿根发热,腹内向开了锅,精神倍增,马上叫小妾上床俩人大战起来。

    直至黎明时分,老尚书累得一口气没上来,身子一歪死在床上。这下可把小妾吓坏了,赶紧穿好衣服跑到后院叫人,正室夫人一听急了,来到前院一看,老尚书还光着腚没穿一点衣服,张口大骂小妾,并且一看桌子上还晾着一堆药丸,气不打一处来,全部扫起来倒院里,没想到药里有蜂蜜,院里养着一群鸡把药全吃了。母鸡吃了不要紧,公鸡吃了可不得了啦,趴到母鸡身上就是不下来,一直待了一天一宿,这个还不算,还把母鸡头上的毛全参掉了。老院公一看我的妈呀,这药这么厉害,愿不得把老尚书给折腾死。药方现在我手里我得给它起个名,叫什么呢?嗨,就叫“秃鸡伞”吧。

    再说杨善康老员外,心中高兴多喝了几杯,便对董御医说:“现在我家忠礼在兰州管着粮草大营,咱们做做军粮买卖如何?我听说你们山东黄河两岸盛产高粱和黑豆,正是军队所需之粮,你可给老家写封信,问明粮价情况,顺黄河船运至渭南黄河码头,渭南至兰州是汉路,运价好计算。水路运价我不知道,信中说明也计算一下。这里兰州的价我让忠礼给你开个明细表,你好心中有数。”

    过了几天,杨忠礼将一份粮草价格清单交给御医董如岭,他细细看了一遍后连同家书邮回济阳南霍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